花蓮行人庇護島遭批害車輛自撞 縣府:以行人為主盼駕駛改變習慣
溫嘉楷/花蓮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花蓮縣政府正在改善的中央路左轉車道工程,最近又因部分路段馬路中央設置「行人庇護島」,被抨擊是設計不良常發生汽車擦撞。對此縣府表示,規劃道路安全並非只考量車輛,行人安全也很重要。
花蓮吉安鄉中央路與和平路口,因有果菜市場來往人潮較多,為了行人安全,縣府完成左轉車道後,在分隔島前再增設一塊行人庇護島,但被抨擊影響行車安全。
花蓮縣議員傅國淵指出,「它可能設計上有些突兀,造成在轉彎時都會去撞到。我們縣政府建設處為了防止車禍,又在庇護島的周圍放了防撞桿。」
實際現場觀察,此路口行人通行時間為30秒,來往車輛如要左轉,的確要彎比較大圈才能避開行人庇護島,這樣的設置是否會讓汽車駕駛發生車禍,民眾的看法兩極。
民眾林先生說道,「因為它的設計太過於前面,可能造成車輛在轉彎容易去碰撞到。」民眾黃先生則認為,「我是行人也是駕駛,我是行人的話希望它存在啊。」
縣府建設處表示,設置行人庇護島就是希望改變駕駛人習慣,不要提前轉彎避免撞到行人,交通規劃不能只考慮車輛路權,行人安全也必須注意。
花蓮縣政府建設處長鄧子榆表示,「希望讓開車的駕駛人能夠注意到行人的安全,減慢車速。而不是像過去的概念,路開得越好開都以車輛為主,其實還是要以行人為優先。」
根據警方統計,此路口再增設行人庇護島後,今(2023)年1到5月只發生過一件A2車禍,而且也非行人庇護島造成,不過庇護島上的確能看見擦撞痕跡,縣府呼籲駕駛人行駛時遵循地上畫線以策安全。
陳宥蓁/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