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中國海關指控使用禁藥 屏東2石斑養殖業者喊冤

繼鳳梨、蓮霧、釋迦等水果之後,中國再次對台灣發出禁令。中國海關總署昨天公布,台灣有兩家養殖場的活魚報關時檢出禁藥成分,除禁止進口外,也會對台灣其他養殖場出口中國的活魚加強檢疫。漁業署對此回應,這兩家養殖場暫時移動管制、等待檢驗中,後續會介入輔導改善。

籃子從魚塭拉上來,一尾尾石斑活繃亂跳,但業者心情很無奈。中國海關總署6日點名,他跟另一王姓業者去年底出口到中國的活石斑魚,檢出禁用藥隱性孔雀石綠和隱性結晶紫,但他的養殖池8月放苗,12月魚還太小,根本無法出口,懷疑報關資料被盜用。

屏東枋寮石斑養殖業者戴兆鐘說:「11月那時候,我的苗差不多才在三四兩左右而已,然後根本完全沒辦法出口。」

屏東枋寮石斑養殖業者王志義也表示,「那裡面有很多人的魚(一起報關),不知道誰的,誰裡面有摻雜(禁藥),我也不敢保證。」

被點名的業者都喊冤表示絕對沒用藥。據了解,孔雀石綠和結晶紫都是工業染料,對魚類黴菌、細菌及寄生蟲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但進到人體有致癌風險及高殘留性,養殖業全面禁用。屏東縣政府收到通知後,也將兩個養殖場做預防性管控。

屏東縣農業處副處長陳歐泉表示,「輔導這2家養殖業者申請複驗,在複驗未通過之前,不允許它上市。」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回應,「我們現在就是會來確認,不管是輸出到中國或者是任何世界國家的所有農漁畜產品,都要符合這些國家相關的要求。」

除了重新查驗,陳吉仲也再次呼籲中國遵守國際規範。業者則表示,這兩年受疫情影響,石斑出口量較過去減少約5千噸,但仍以中國為大宗。希望政府盡快查清,還他們清白,以免影響外銷。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議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