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通過《道安基本法》草案 桃市府籲納改裝車規範

詹淑雲/桃園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民間團體20日將上街頭要求「還路於民」,行政院院會昨(17)日通過「行人交通安全政策綱領」與《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草案,改善危險路口與路段。針對草案,桃園市也呼籲中央納入噪音和改裝車的相關規範,加強源頭管制。

加強取締改裝車,桃園今(2023)年6月起推動靜桃專案,針對全市50處車輛噪音陳情熱點路段區域,和120家改裝車行加強列管稽查。

針對行政院會《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著重交通安全和行人安全,桃園市府建議納入噪音和改裝車相關規範,加強源頭管制。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透露,「只要有改裝行為就應該要加重處罰,如果是第2次犯罰能夠加重,預計年底之前這些相關法規的修法都能夠上路。」

蘇俊賓認為,針對排氣管改裝噪音,不能中央、地方各做各的,也感謝行政院的支持。為了洗刷台灣被外媒貼上行人地獄標籤,交通安全受到重視,各地紛紛加強行人安全,像是新增行人專用時相號誌,但有時段限制,民眾搞不清楚誤闖,也相當危險。

民眾指出,「新增加的東西,以為是每一天都有,結果假日才有,平日大家都會誤闖。」

為了降低行人死亡數字,行政院也在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草案加強行人安全,鎖定全台600個危險路口改善,目標2030年交通死亡人數下降30%。民間團體認為不只立法保障行人路權,應該要有有全國統一道路設計規範,才能真正保護行人安全。

公民幫推協會理事長鍾慧諭分析,「會再制定行人交通設施的條例,但還是針對行人交通的部分,並沒有去制定整個完整道路設計規範。」

另外,公民幫推協會認為,缺乏機汽車的行車規範,還有駕訓班改革過於傳統應該加嚴,也提到違規嚴重才換照,駕照換照問題也沒有被強化,主張應固定時間換照,新的交通法規變更也應該透過換照告知。

相關議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