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交通事故零死亡 行政院拍板《道安基本法》草案
薛宜家 林志堅/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行人零死亡聯盟將在8月20日發起還路於民大遊行,號召民眾走上街頭守護行人路權。而行政院會上午則通過院版《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其中3大核心分別是守護行人安全、強化責任駕駛,還有普及公共運輸。除此之外,要經由交通安全政策綱領,統籌各部會,訂出2030年,降低交通事故死亡人數30%的目標。
5月初,台南一名3歲女童隨母親在行人綠燈號誌時過馬路,不幸在斑馬線上遭轉彎汽車撞擊身亡,隨著國際媒體關注,行人安全引發重視。
行政院會17日針對「行人交通安全政策綱領」進行討論,除了訂定交通安全專法,也將制定行人交通安全設施條例,設目標來考核地方政府,長期項目則有三大面向,包括立道路交通安全檢核機制、精進考照制度、讓公共運輸更普及。
院會也通過政院版交通安全基本法,涵蓋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政策,交通安全計畫,並由行政院主責道路交通安全會報。
交通部長王國材表示,「針對人、車、路、業,還有教育、執法、救護、保險跟研發來訂定這個基本政策,把原來在道安委員會,是在交通部,把它提升到中央的道路交通安全會報,由院長來召集。」
希望提升道路安全,力拼成為立法院下會期優先法案。不過行人零死亡聯盟,仍將邀集各界在8月20日走上凱道,表達爭取行人爭取路權的訴求。聯盟認為,日前政府以擴大執法方式取締車不讓人,並非根本解決問題,若從源頭健全道路設施,人車安全就不會有衝突。
行人零死亡聯盟代表楊博捷指出,「讓實體人行道做出來,優化路口來保護行人。我們在道路上瘦身,健全人行措施,並不會讓車輛難走。」
淡江大學運輸管理學系教授羅孝賢提及,「工程教育執法其實比較是多頭馬車的處理方式,行政院以一個比較高的單位,來做跨部會的協調跟整合。」
運輸學者分析,交通安全三大面向,教育、工程、執法,權責落在各部會,樂見由行政院統籌,確實可加強整合,不過交通文化的改善也要回歸到用路自律,加強風險意識且願意互相禮讓。
黃瑀喬/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