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團籲改革駕訓制度 區隔駕駛與行人時相
賴淑敏 蔣龍祥 孟昭權/台北 高雄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新北市中和景平路及安樂路口,短短半個月就發生兩起死亡車禍。「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今(20)日上午邀集死者家屬重返傷心地,召開記者會,提出多項交通改革訴求,呼籲交通部正視系統性交通暴力,並預告8月20日將走上凱道,爭取行人路權大遊行。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20日上午在新北市中和景平路及安樂路口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正視系統性交通暴力。
因為6月底,蔡先生剛新婚的太太走在景平路行穿線上,沒想到遭到69歲計程車駕駛撞擊死亡。他認為肇事駕駛反應能力不佳,撞到人後非但未停車,還繼續踩油門,批評交通部放任上路是「政策殺人」。
蔡先生表示,「我看到駕駛第一時間就覺得很無奈啊,他身體狀況這樣子了還可以上路;再看警察給我看的影片之後,就覺得他反應是真的很慢啦。」
此外,聯盟成員也批評,台灣的駕訓制度和道路設計改革,跟不上道路傷亡的速度。光是今(2023)年1到4月,全國已有70名行人死於路口,較去年同期暴增25%。因此呼籲交通部應把駕駛和行人的時相分開,避免人車衝突,而且也要從駕訓源頭把關,強化安全駕駛觀念。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政策組長林元敏指出,「學開車的時候都說,遇到右邊要右轉幾圈、左轉幾圈、倒車入庫。我們是流於形式上的訓練,我們需要把這些道安內化在駕駛人的心中。」
交通部長王國材表示,「各個縣市政府對於人行設施,包括交通工程,比如說行穿線的退縮、行人專用時相的建置,我們中央跟地方也一起來配合進行。」
聯盟再次重申,交通改革刻不容緩,即使交通部祭出新法,未禮讓行人重罰6000元,但似乎效果不大;並點名交通部和警政單位,切勿再以大執法掩耳盜鈴,呼籲各界一同參與8月20日的凱道行人路權大遊行,支持交通改革。
黃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