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刷「行人地獄」惡名 交通部將祭4措施改善用路環境

為洗刷台灣行人地獄惡名,交通部跨部會進行用路環境改善計畫,初步鎖定400多間學校周邊,道路環境不佳,將與縣市政府合作改善。另外騎樓人行道遭占用,或是路面設計不佳,也會透過執法和工程多管齊下改善。

瓦斯桶、機車都出現在人行道上,甚至還有小吃店的座椅就這樣擺放著,人行道上出現各式各樣障礙物,推著輪椅的族群很有感。

民眾認為,「機車,很多還有雜物堆什麼一大堆,就很容易推到最後,你還要下去大馬路走,跟車子爭道。」

針對人行道和騎樓被占用情形,交通部表示將透過與22縣市地方政府的道安會報,要求加強清除障礙,交通部也會對此進行年度評鑑。

若是既有人行道,線形不佳,也會透過工程補助來鼓勵改善,而學校周邊的用路環境也是改善重點。

家長指出,「家長停車處那邊讓小孩下來,前面是還好,但是車的確還蠻多的。」

交通部長王國材表示,「大概有400多個學校我們發覺,它的周遭的環境比較差,要做一個整理,會跟縣市政府來合作。不遵守禮讓行人的部分,跟警政署這邊有討論,大概會有一波的宣導跟執法。」

其實不少學校周邊都已經有特殊顏色的醒目斑馬線,以及指定時間限定大車不得進入校門口前方馬路,來確保學生安全的設計。

不過,校園周邊仍會有車不讓人的狀況發生,交通部將會同警政單位,對車不讓人加強執法,希望多管齊下,脫離行人地獄的惡名。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議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