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烏戰俘疑遭俄軍槍決 烏克蘭籲國際刑事法庭介入調查

俄烏戰火持續延燒,俄軍集中火力攻擊巴赫姆特,烏軍堅強抵抗,等待更多武器援助。不過日前傳出一段影片,疑似是巴赫姆特戰區的士兵遭俘後被俄軍射殺,過程極為殘忍。至於去年被炸毀的北溪天然氣管線,烏克蘭否認參與其事,俄羅斯也否認自導自演。

表達愛國之情,身穿烏克蘭軍服的男子卻被自動步槍即刻射殺,這段12秒的影片6日被上傳到網路上,引發各界撻伐。目前無法得知影片具體拍攝時間,只能推測開槍的人是俄軍,被殺的烏克蘭士兵隸屬第30旅,2月初最後一次現身的地點是嚴峻戰區巴赫姆特,如此殘忍的行徑,烏克蘭當局呼籲國際刑事法庭展開調查。

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表示,「很明顯地,這名烏克蘭人被殺僅僅是因為表達了對祖國的愛和烏克蘭身分認同,殺害手無寸鐵的戰俘就是戰爭罪,且違反日內瓦公約和國際人道法。」

此外,俄烏兩國在昨(7)日交換戰俘,分別有90名俄軍和130名烏軍被釋放。然而在巴赫姆特戰區,俄國近來攻勢不斷,想要盡快控制頓巴斯地區,烏克蘭士兵則持續死守第一線,等待武器和物資支援。由於戰情嚴峻,有些外媒記者已經無法進入戰區,最新消息愈來愈難以掌握。

烏克蘭軍人代號訓練者說道,「我相信我們會勝利,俄軍會知道他們不屬於這裡,這裡是我們的土地 不是他們的。」

紐約時報則引述美國政府匿名消息,指出去年9月爆炸的北溪天然氣管線是親烏團體所犯,但烏克蘭已否認這個說法。這條管線提供俄羅斯輸送能源到德國,被認為是人為炸毀,有一說是俄羅斯自導自演,已遭俄方駁斥,美國政府則表示,會等待多國政府的聯合調查結果。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