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組織外交部長會議29日在羅馬尼亞展開。北約指控俄國戰事受挫,因此把嚴冬作為武器之一,讓烏克蘭民眾難以過冬。除了將繼續軍援烏克蘭外,也要協助修復供電設施。烏克蘭也派出調查人員蒐集飛彈碎片,作為俄國戰爭罪的證據。
北約為因應成員國波蘭遭飛彈攻擊,16日召開緊急會議。初步認為飛彈來自烏克蘭,為攔截俄軍攻擊而誤中波蘭境內。國際社會原本對戰爭可能擴大的憂慮已有所緩解。
波蘭邊境內遭飛彈波及導致2人死亡,而依照北大西洋公約第5條,北約會員國遭受攻擊將會觸發「集體自衛行動」,這也是這次事件引發國際高度關切的原因。美國總統拜登除了跟G7及北約領袖召開緊急會議,也表示,初判飛彈不太可能從俄羅斯發射,波蘭政府也強調,飛彈來源有待確認,看得出美國和西方都無意升高與俄國的衝突。而國內軍事專家也研判,這起事件會啟動北約集體防衛參戰的機率相當低。
俄國入侵烏克蘭後,俄羅斯鄰國芬蘭跟瑞典,正式申請加入北約。根據規定,北約30個成員國必須一致同意,芬蘭、瑞典才能加入,但匈牙利跟土耳其至今沒有批准。瑞典首相日前造訪土耳其,土耳其就開出條件,要求瑞典同意引渡庫德族反抗軍,宣示打擊恐怖主義。
俄羅斯26日舉行年度核武軍演,這是俄羅斯2月入侵烏克蘭以來,首度核武軍演,包括試射陸海空的戰略威懾力量。俄羅斯總統蒲亭坐鎮莫斯科指揮,這場軍演正好跟北約的「堅定正午」年度核演習撞期。北約秘書長更痛批,蒲亭的髒彈指控魯莽且不負責任。
一場戰事除了陸海空兵戎相見,制裁行動更是主戰場以外的耐力戰。俄烏開戰以來各國對俄羅斯的制裁,被外媒形容是「核彈級」、「前所未見」,但戰事開打逾7個多月,歐洲多國已漸漸感受到戰爭及俄國反制裁的後座力,不僅國內能源價格飆升,全球更陷入供應鏈混亂及通膨危機。
美國參議院3日投票同意芬蘭、瑞典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這是90年代以來最重大的一次擴張。基於對烏克蘭的聲援,芬蘭的反對黨提議,對俄羅斯人停發旅遊簽證。
北約組織主要會員國,先後支援烏克蘭各種重型武器,來對抗俄羅斯的優勢戰術飛彈與砲兵火力,但仍難以抵消俄軍壓倒性的數量、五花八門的武器系統,也造成烏克蘭部隊從後勤補給到維修的問題。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成員,日前訪問基輔後表示,烏克蘭如果要挺住,接下來的3到6個星期,就是關鍵。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30個成員國,5日簽署入盟協議,批准瑞典、芬蘭正式加入;接下來只要所有成員國的國會通過協議,北約就可以完成1990年代中期以來,最重大的擴張行動。北約秘書長指出,這是歷史性的時刻,因為北約成員將增加到32國,使聯盟更加強大。
西班牙馬德里連續3天的北約組織峰會在當地30日結束,會議中北約罕見宣布要為高度戰備部隊增加8倍兵力,達到30萬人。另一項重大進展則是北約勢力幾乎底定擴大,北約組織邀請芬蘭、瑞典加入軍事同盟,預計在5日,芬蘭和瑞典會簽署加入北約的加入議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