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參議院3日投票同意芬蘭、瑞典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這是90年代以來最重大的一次擴張。基於對烏克蘭的聲援,芬蘭的反對黨提議,對俄羅斯人停發旅遊簽證。
俄烏戰事已持續1個多月,目前在波蘭200多萬烏克蘭難民當中,有將近80萬人都是學生,他們的教育如何在異國銜接?公視特派團隊訪問首都華沙附近一間小學,發現不少學童,出現逃難後心理調適障礙,並面臨兩國學制不同的問題。
週末在華沙的憲法廣場,有上千名在波蘭的白俄羅斯人,因為不滿白俄羅斯政府協助俄羅斯的軍事行動,而發起反戰遊行,並聲援烏克蘭;包括白俄羅斯、流亡海外的反對派領袖都到場參加。請看公視特約記者的第一手報導。
週末在華沙的憲法廣場,有上千名在波蘭的白俄羅斯人,因為不滿白俄羅斯政府協助俄羅斯的軍事行動而發起反戰遊行,並聲援烏克蘭,包括白俄羅斯、流亡海外的反對派領袖都到場參加。白俄羅斯反對派領袖蒂哈諾絲卡雅說:「但願這場夢魘可以趕快結束,使所有人能夠回家,各位之中很多人回不了家,被迫失去家園、被迫離開白俄羅斯與烏克蘭。」遊行現場,民眾十分響應並喊出口號,希望白俄羅斯這個國家可以繼續下去。此外,也是最重要的,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於24日,密集與北約、歐盟、G7及瑞典國會視訊,呼籲各國對俄羅斯的侵略行為,應採取更強硬回應,同時給予烏克蘭的軍事、外交及經濟等需求更實際的援助。戰爭已達1個月,歐美制裁衝擊俄羅斯人的生活,澤倫斯基特別對俄國人心戰喊話。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一個月以來,首都基輔、第二大城哈爾科夫及馬立波這3座城市,遭受的攻擊最為激烈。其中總人口約50萬的馬立波,遭遇的砲火最猛烈、損失最慘。但在斷水、斷電、斷糧、斷訊的情況下,馬立波軍民奮勇抵抗,俄軍損兵折將,更是加大火力猛攻。因為對克里姆林宮來說,馬立波不僅在經濟與戰略上具有關鍵地位,拿下烏克蘭國民衛隊亞速營的根據地馬立波,對俄羅斯總統蒲亭來說,更是具有報仇雪恥重大意義。
俄羅斯總統普丁宣稱,西方國家試圖分裂俄羅斯,利用不忠的俄國人來製造社會動亂,同時也持續打壓言論自由。像是一名烏俄混血的美食部落客,因譴責政府發動侵略,遭俄國政府調查。而在新聞直播現場舉牌的女編輯,雖然已獲釋,但接下來還要面對法律訴訟。儘管如此,還是有許多人持續在網路上,傳遞反戰訊息、說真相。
俄烏開戰後,大量難民湧入鄰國,讓坐落於俄芬邊境的芬蘭城鎮「伊馬特拉」居民,再次回想起1939年,當時舊蘇聯也曾自導自演「曼尼拉砲擊事件」,蘇聯宣稱是芬蘭攻擊舊蘇聯村莊「曼尼拉」造成傷亡,並在4天後發動「俄芬冬季戰爭」。跟俄國這次藉口烏克蘭軍砲擊烏東分裂地區,而發起的入侵行動,可說是一模一樣。
俄烏開戰後,海外的俄羅斯裔處境尷尬,儘管他們一樣反對戰爭,但還是會被視為蒲亭同路人,而受到仇恨謾罵與懷疑眼光。法國巴黎的俄羅斯文化中心被塗鴉、俄羅斯音樂學院接獲死亡威脅。而在烏克蘭境內,原本就住著許多俄羅斯公民,如今祖國變成來犯的敵人,有些人只想拿起槍桿對抗,因為烏克蘭也是他們的家。
俄烏戰事中,俄羅斯總統蒲亭聲稱入侵烏克蘭是為了讓烏克蘭去軍事化和去納粹化,但烏克蘭總統傑林斯基其實是一個說俄語的猶太人。而且現今以色列更有大批猶太人移民是來自俄羅斯和烏克蘭,他們關注俄烏戰情發展,也表示願意為難民提供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