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
-
俄烏戰爭/俄羅斯新版歷史教科書:出兵烏克蘭,是正當的
|全球由總統普丁的幕僚、前任俄國文化部長梅丁斯基(Vladimir Medinsky)參與編輯的《俄羅斯歷史,1945年至21世紀 (History of Russia: 1945 to the start of the 21st Century)》新版歷史課本,是俄國第一本提及俄烏戰事的教科書。全書僅花費5個月即編撰完成,是9月1日新學年的學校正式用書,書裡收錄蘇聯解體、普丁政權以及進行中的烏克蘭戰事,忠實反映當權者的歷史觀,也招致扭曲史實的批評。
-
盧沙野言論引撻伐 中外交部撇清關係
|全球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日前在訪談中聲稱,前蘇聯國家不具主權國地位的言論,引發歐美國家廣泛撻伐。中國駐法國大使館24日聲明,盧沙野的言論只是個人觀點,中國外交部也撇清關係。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24日批評盧沙野的發言不適當,有近80名歐洲議員連署,要求法國應該驅逐盧沙野。
-
中外交部使館切離離 指盧沙野言論是個人觀點
|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接受訪問的時,講台灣的命運是中國人咧決定、引起爭議。毋但按呢,伊閣講蘇聯解體了後、獨立的14个國家、無主權地位,予歐美國家批評。中國駐法國大使館、中國外交部,攏緊共關係掰予離,講盧沙野的言論是伊個人的觀點。法國總統馬克宏,批評盧沙野的言論無妥當,嘛有欲80个歐洲議員連署,要求共盧沙野趕出境。
-
俄媒指出蘇聯體制設計忽視族群差異性 種下日後土崩瓦解命運
|全球蘇聯解體之後,區域緊張衝突不斷,像是高加索地區的衝突,以及進行中的俄烏戰爭。俄羅斯媒體就在蘇聯成立100年的報導中指出,蘇聯以經濟功能劃定各加盟共和國範圍,忽視族群差異性,從開始就注定了日後土崩瓦解的命運。
-
宗教在地化 哈薩克聖母像展現游牧民族風情
|全球以穆斯林占絕大多數的中亞國家哈薩克,天主教堂的聖母畫像跟全球教堂大不同,從臉型到服飾,全都是傳統遊牧民族的模樣,並由哈薩克的大主教取名為歐亞草原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