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強化軍事合作對抗中國,美國史丹佛學者舉行座談會,紛紛強調軍事行動的迫切性,認為美日唯有真正具備即刻動員的應戰能力,才能對中國犯台產生威嚇。另外,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也預計將在2月5日訪問中國。
俄烏戰爭仍在持續,俄方已掌控烏東鹽礦小鎮蘇勒答爾,但遭烏軍否認,更強調仍持續激戰,但雙方都有慘重傷亡。至於俄羅斯11日再度撤換對烏軍事行動指揮官,由參謀總長吉拉西莫夫(Valery Gerasimov),接替外號「末日將軍」的蘇洛維金(Sergey Surovikin)。俄國軍方指出,此舉在升級軍事動領導位階,與統合各單位密切合作。
美中關係持續緊張,美方釋出影片,21日中國殲-11戰機在南海空域,逼近美國RC-135偵察機6公尺範圍內,迫使美方飛機採取迴避動作避免碰撞。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美方挺台質與量也達到歷史新高,美國總統拜登30日簽署2023財政年度撥款法案,其中包含對台20億美元軍事貸款,以及資助美國官員赴台的學人計劃。
俄羅斯明(2023)年2月開始,將不賣原油給支持對俄國石油設定價格上限的國家和企業,被認為是莫斯科對西方國家不友善、違反國際法等行動的直接回應。
美國國防部發布最新的中國軍力報告,指出中國目標在2027年達成有武統台灣的能力,研判中國2035年有1500顆核彈頭。報告中還說,中國可能對台灣發動4項軍事行動。學者警告,國軍要堤防第1波的飛彈攻勢,也要防範電子戰的威脅。
為了紀念建立海上自衛隊成立70週年,日本6日在神奈川舉行了國際觀艦式,當天有美國及南韓等12個國家的18艘軍艦也參加活動。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將加強日本國家防衛能力,來應對東海、南海跟日本周邊環境的嚴峻挑戰。而這也是日本國內睽違20年來,首次辦理國際觀艦式。
兩岸情勢緊張,陸軍航特部今天在屏東進行空武射擊,出動阿帕契,還有黑鷹直升機來實彈操演,陸航強調,這是年度例行計畫;國防部今天也提醒,中共在軍事行動上,不斷強化攻台的準備,而且將結合認知戰。
兩岸情勢緊張,國防部長邱國正日前表示,稍有不慎,事態嚴重,但有學者認為,習近平短期不會全面犯台,而是加大對台軍事遏制力道。國防部認為,中共在軍事行動上,會不斷強化攻台的作戰準備。
兩岸持續對峙,共軍今(16)日上午有軍機擾台,連日本軍機也進入台ADIZ,遭我方廣播驅離,還有美國軍機進入中國領空,台海上空不平靜,引發關注。此外,中共昨日首度派遣大型無人機「無偵-7」擾台。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分析,共軍進行戰場經營,試圖掌握我重要設施位置,作為第一擊的攻擊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