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
-
非典型工作80.6萬人創4年新高 愈多青壯年偏好工時自由
|產經主計總處公布最新統計顯示,我國全時受雇者每個月經常性收入較去年再增加,達到平均4萬2630元,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聘僱或兼職等非典型工作者達80.6萬人,創4年來新高。
-
藍白合民調解讀無共識 柯:讓6%傷濟、繼續協商
|國民黨佮民眾黨總統大選的「藍白合」,原底拜六欲透過民調,決定總統副總統人選,不過雙方針對民調解讀,並無共識,民眾黨柯文哲表希望通繼續協商。學者分析,現此時已經毋但是民調統計問題,閣有牽涉雙方政治意識問題。(這則新聞標題、前言為臺語文。)
-
2024大選/民調解讀無共識 柯文哲:盼續與國民黨協商
|政治原定藍白合今(18)日要透過民調決定總統大選搭檔,不過雙方專家因為民調解讀而無法達成共識。外界關注是否代表藍白合已破局?民眾黨柯文哲表示,民調誤差讓6%強人所難,但仍期望跟國民黨繼續協商。學者分析,當初雙方協議有模糊空間,現在已非統計誤差範圍的問題,而是政治問題。
-
2024大選/民調採計雙方無共識 藍白互喊話繼續協商
|政治原定今(18)日藍白合要透過民調決定總統大選搭檔,不過雙方專家因為民調解讀沒有共識,民眾黨代表拒絕簽名,還建議擇期再議。外界關注是否代表藍白合已經破局,雙方都不把話說死,柯文哲表示讓6%強人所難,但還是期望跟國民黨繼續協商。朱立倫直言,藍白合一定要做,但也強調曾跟柯文哲明確說明,統計誤差範圍內就算平手,稱柯文哲允諾平手就願意侯柯配得一點。
-
高教普及引學歷貶值? 人資專家:科技產業更具優勢
|文教科技高等教育普及化也引發學歷貶值的討論,以及高學歷是否保證就業的質疑?不過,像是現在大數據和AI還有生化等領域,蓬勃發展,相關科系畢業的碩博士不怕找不到工作。人力資源專家則表示,並非高學歷沒幫助,可以視工作需要,再進修補強。
-
中國青年失業率創新高 官方緊急宣布蓋牌
|全球中國國家統計局今(15)日宣布自8月起將不再公布青年人等分年齡段失業率數據,官方解釋因應社會經濟不斷變化,需要進一步健全勞動力調查的統計方式。但外媒認為,近期中國統計數據與房地產危機,皆暗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恢復速度不如預期。
-
-
從法國17歲少年之死,看見「色盲」法國下移民處境【圖表】
|全球6月底一名17歲法國非裔少年疑因拒絕停車臨檢,在巴黎郊區遭警方開槍射殺,該事件掀起法國220多個城市暴動,逮捕3505人,又以未滿18歲的年輕人居多。法國因為殖民歷史而有眾多非裔與阿拉伯裔移民與公民,並在「自由、平等、博愛」的憲法精神下實施「色盲」政策,17歲非裔少年的死亡卻讓存在已久的族群融合隱憂浮上檯面。
-
中國總人口數居榜首逾70年 聯合國估印度4月中旬將超越
|全球中國超過半個世紀以來,總人口都是排名世界第一,與第二名的印度都超過14億人,兩國人口總和超過全球三分之一。但中國2022年出現61年來首度的人口負成長,聯合國人口統計專家預估,快的話在4月中旬,慢的話到今(2023)年夏天,印度總人口就會超過14.2億人,正式超越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