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跟宏都拉斯斷交,外交部長吳釗燮拋出,有關跟其他非邦交國的交往,不排除任何狀況。是否促使我國外交政策轉向「雙重承認」,民進黨立委王定宇表示樂見改變,但國民黨立委江啟臣認為,以目前國際情勢不太容易。學者分析,雙重承認可以參考兩德、兩韓模式,建議政府可以嘗試直球對決,跟對岸把話講清楚。
台灣跟宏都拉斯斷交,國防部表示召回我駐宏國武官,至於雙方軍訓學員共44人將會依照往例處理。不過台宏斷交可能促使我國外交政策轉向「雙重承認」,民進黨立委王定宇表示樂見改變,但國民黨立委江啟臣認為以目前國際情勢不太容易,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則強調,會跟理念相同的國際友人一起前進。
南韓總統大選本週三就要登場,外界最關注候選人如何面對棘手的「北韓問題」,與處理對美中的外交政策。執政的進步派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強調不受強權擺布,並會積極促成美朝對話;而保守派的國民力量候選人尹錫悅則倒向美國,對北韓與中國也將更為強硬。
法國參議院友台小組主席李察率團訪台,今天上午拜會立法院長游錫堃,當面邀請台灣立委,在今年或明年能回訪法國,深化台法關係。李察強調,法國對於印太地區,希望能有更多作為,也期待台法在半導體產業,有合作的機會。
德國七個政黨的總理候選人,23日在選前最後一場電視辯論會,焦點鎖定在外交政策,兩位民調領先的政黨領袖,都主張建立更強大的歐盟。26日將舉行投票,但仍有四成選民投票意向未定,估計選後政權的籌組,要花好幾個月時間才能底定。
台灣宣布在蓋亞那設辦公室,美國國務院跟AIT都發聲明肯定,但現在破局。學者分析,這凸顯美中在南美洲的角力,中國更不樂見台美合作。而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首度發表外交政策,強調中國是美國最大的挑戰,這次蓋亞那事件,也有中國向美國清楚表態台灣議題的意味。 台灣在蓋亞那設立辦公室,宣布不到24小時就破局,蓋亞那更強調與台灣沒有建立任何外交關係。只是4日宣布設立辦公室的消息時,美國國務院代理助卿不但親自推文
美國總統拜登4日赴國務院發表外交政策,表示「美國回來了、外交回來了」;首要致力於和德國、北約成員國關係回溫,中國仍是最大競爭對手,但在符合美國利益條件下將與北京合作。此外這幾天緬甸政變事件,也成為拜登多邊主義的初期試驗場域。 「在國外駐點以及已在海外駐點的人們,你們就是美國的門面。」這是美國總統拜登對美國外交官所說的話,他就任後首度訪視內閣機關,對國務院官員發表演說,著力外交政策。 拜登強調,他已
緬甸發動政變,外媒分析背後原因可能涉及軍方內鬥,或得到中國默許,中緬關係微妙,後續發展也牽動印太區域布局,美國已表態關注,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則提到,若中國對台灣採取任何行動,美國會確保軍事布局 緬甸軍方近期發動政變,引起國際關注,外媒分析事態發展可能涉及軍方內鬥,或得到中國默許。尤其中國外長王毅,上月13號訪問緬甸,也見了國防總司令敏昂萊,對方是否有暗示發動政變,中國外交部避而不談,中國與緬甸關係微
美國總統拜登正式走馬上任,是否會延續前總統川普的抗中友台政策?台灣學者普遍認為,拜登不會全面推翻印太戰略,但美中關係恐怕回不去;再加上前國務卿龐佩奧卸任前發布聲明,認定中國對少數民族進行「種族滅族」,被形容是川普對中的最後一擊。對拜登而言,會是籌碼還是再添阻礙?都將是觀察重點。 美國總統拜登正式走馬上任,對於前總統川普的抗中友台政策,尤其是印太戰略,拜登是否會延續,將關係到美中台三方的未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