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事,爆發至今已造成將近1200多萬人流離失所,與打了9年的伊拉克戰爭相比,難民人數為整整一倍。台灣東海大學的「遠離戰火、來台求學」安置計畫,提供了全額獎學金給18名烏克蘭學生,《法新社》近期訪問了其中4人,藉由他們的第一手觀察,比較同樣遭遇大國威脅的台灣與烏克蘭之間的異同。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已經第119天,俄羅斯南部、靠近烏克蘭的一座煉油廠發生火警,可能是遭到無人機攻擊引起;烏克蘭南部城市尼古拉耶夫,同一天則被7枚俄軍飛彈襲擊,導致5棟建築被毀,還有1人死亡、3人受傷。
烏克蘭軍隊目前在烏東頓巴斯地區和俄羅斯部隊激戰,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13日晚間的談話中提到,頓巴斯之戰已經成為歐洲最殘酷的戰役之一,必定會載入軍事史冊中。當地的盧甘斯克州長表示,通往重要城市北頓內次克的橋樑已經全部被炸毀,現在已經不可能運輸物資或疏散平民。
俄烏戰火綿延,一位住在烏克蘭首都基輔近郊的15歲學生波卡薩操作無人機,成功向烏軍提供戰場情資,成了當地居民眼中的小英雄。而戰事方面,北頓內次克正在遭受砲火襲擊,連糧食都無法出口,當地農民苦不堪言。
俄烏兩國在北頓內次克的爭奪戰持續,狂轟濫炸下,烏軍恐怕被迫撤退,同時也因為數百萬噸穀物無法出口,國際社會對全球糧食危機的擔憂增加;俄方8日仍然堅持立場,稱「烏克蘭的糧食情況與糧食危機無關」。
俄軍數天來在烏克蘭東部大舉轟炸,目前最新進展,北頓內次克已經有9成被摧毀。此外,原本不同意提供長程先進火箭系統給烏克蘭的美國總統拜登,現在改變態度,因為烏方保證不會打到俄羅斯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