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俄戰爭尚未落幕,戰爭之初,俄羅斯軍隊曾占領位於烏克蘭北部的車諾比核電廠長達5周。綠色和平德國辦公室,組成國際輻射專家團隊,前往調查汙染情形,下午在烏克蘭首都基輔,舉行國際記者會。綠色和平表示,測量到的輻射劑量,最高比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推估的高3倍。
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引發大海嘯,造成福島核災,當時全球包含台灣有55個國家、地區對日本食品採取管制措施。不過在過去幾年,由各國專家學者進行的風險評估調查與檢驗報告後,至今年2月前全面禁止福島及周邊地區食品進口的,只剩下台灣與中國。而2月8日起,台灣也宣布有條件解除11年的禁令,不過目前還沒有業者提出輸入申請,政策開放後業者觀察市場風向,也細細評估消費者的意願與需求。
俄羅斯從北部入侵烏克蘭,以軍隊控制基輔北方的車諾比核電廠,根據國際原子能總署監測,附近輻射值達每小時9.46微西弗,研判是軍用車輛進入,擾動了汙染土壤導致,這個數據大約是國內背景值將近百倍。
俄羅斯進軍烏克蘭,烏克蘭證實俄軍已經控制1986年發生爆炸的車諾比核電廠,烏克蘭總統傑林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更在社群媒體表示,這是向整個歐洲宣戰。車諾比核電廠並非軍事要塞,周遭土地都被輻射汙染,但俄軍拿下車諾比核電廠後,可從白俄羅斯,以最短的距離進入基輔,執行對烏克蘭政府的斬首行動。
福島食品進口,行政院宣布解禁,未來相關食品進口,需檢附「輻射檢驗」與「產地」雙證明,各地方政府都將提高抽驗量。不過,台南市衛生局表示,食品輻射量檢測,依中央規定,現階段採「聯合分工」,由新北市、高雄市衛生局集中協助檢測。憂心屆時開放後,抽驗檢測食品大增,無法負荷。原能會指出,開放後,預估會增加到2.8萬件,而且全台約10家檢測機構,每年檢測量能約7萬件,原則上檢測量能充足。
行政院宣布解禁日本福島食品,祭出3原則、3配套,從「禁止特定地區進口」改為「禁止特定產品進口」,並針對風險品項要求輻射安全和產地的雙證明。民間團體認為,在尚未獲得全民共識的情況下,依舊無法消除人民的疑慮。
行政院以3原則和3配套宣布調整日本福島食品的管制措施,前一晚食藥署所發布的分析報告,也顯示各年齡層每年平均增加的輻射暴露量極低,癌症風險可忽略。但毒物科專家提醒,福島核災至今10年,但有些放射性物質半衰期長達29年或30年,仍是潛藏的隱憂。
昨(27)日有6名來自福島的年輕人,對東京電力公司提起賠償訴訟。因為這6人在核災時住在福島,罹患兒童甲狀腺癌,認為是核災輻射外洩導致,要求東電要賠償。
有話好說邀請「重啟核四」公投案正、反雙方同台辯論,並與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台灣科學媒體協會合作,針對辯論內容進行爭點整理、資料脈絡的補梳理與查核,透過「時話實說」系列,提供讀者完整議題解析與對話。
美國CNN揭露中國廣東台山核電廠的一號反應爐,有放射性物質外洩,而中國媒體強調,是少數的燃料棒破損。但因為法國媒體在近期報導,有法國的核電工作人員,向法國獨立的核能安全組織披露,說電廠實際破損的燃料棒,高達七十多根,可能是因為反應爐設計出問題,才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