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green comet that was detected in 2022 and named ZTF it will make its closest approach to Earth today. Meanwhile, a telescope captured a blue spiral in the night sky and a teddy bear-like structure w
Penampakan cahaya biru berbentuk spiral di teleskop observatorium di puncak Maunakea, Hawaii, telah menghebohkan dunia astronomi global.Fenomena titik terang spiral disinyalir berkaitan dengan peluncu
舊年發現的一粒綠色的彗星ZTF,2/1是上接近地球的時陣。頂一回接近地球是咧五萬年前,若準天氣好,就會當用吊鏡看著。夏威夷天文台翕著藍色捲螺仔,另外,火星的外表,也浮出一个親像泰迪熊的地面結構。(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
俄羅斯對烏克蘭展開大規模攻擊進入第5天,一度造成電力通信癱瘓,在SpaceX馬斯克的星鏈服務協助下已經逐步恢復。不過有媒體揭露馬斯克以花費龐大為由,將停止提供星鏈服務給烏克蘭,並要美國國防部買單。
颶風伊恩肆虐佛州,不僅缺水斷電,還造成佛州至少66人死亡,成為佛州史上最慘風災。佛州州長表示,當地網絡服務仍未恢復,SpaceX總裁馬斯克同意提供星鏈互聯網系統的人造衛星,來協助解決對外通信中斷的問題,而拜登政府也承諾,將會動用聯邦資金,協助佛州修復家園。
美國SpaceX公司代號「藍行者3號」的衛星,除了體型是目前通訊衛星最大的,也罕見的使用相位陣列天線,未來手機使用者不需要改裝或增添設備,就能透過衛星收發訊號和連接網路。
正在佈建「星鏈」衛星群的的SpaceX,與美國第2大的行動通訊業者T-mobile,決定合作進行個人用衛星通訊計畫,以一般人使用的手機,就能直接透過衛星收發訊號,讓偏遠地區也能有方便使用的基礎通訊功能。
美國SpaceX公司日前接連發射3枚「獵鷹9號」火箭,把自家的數10枚「星鏈」系統衛星以及其他業者委託的衛星送上地球軌道,寫下接連發射並回收載運火箭的紀錄。不過其中一枚衛星,多數媒體並沒有公開報導,它是德國軍方第2代的偵察衛星,將以高解析度的遙測技術拍下地球表面的地形地物及目標區的設施佈局。
位於屏東旭海的短期科研火箭發射場,原本今(3)日上午進行第一場火箭試射,結果因為天氣不佳、風速強勁,因此延期,經過一天時間考量,火箭的航電飛控系統無法正常運作,最終決議取消發射。這次的火箭試射會備受外界關注的原因,也是因為國際間的太空產業競爭,其中,在低軌衛星發展更是國際大廠爭相投入的領域,而台灣只要能掌握關鍵技術發展,就有機會能在國際太空競逐間,搶到一席之地和商機。
經過2020年瀕臨破產的財務危機,英國「一網」衛星網路公司在2020下半年重新出發,並成功進行了12次的衛星發射任務,其中2021年就有8次。目前在軌道上有將近400枚通訊衛星,預計2022年會有超過640枚衛星,以Ka波段無線電波提供5G等級的寬頻網路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