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旅居英國的香港民眾在16日前往中國駐曼徹斯特的總領事館抗議,但抗議人士卻和領事館人員爆發衝突。一名示威者昨(19)日在英國的國會議員陪同下,說明當天被拖入領事館毆打。而國會議員則敦促政府,驅逐所有涉事的中國外交人員。
烏俄邊界戰雲密布,隨時可能一觸即發;備感威脅的烏克蘭地方政府、由首長帶領市府人員一起接受槍枝和急救訓練。官員指出,不但文職人員要受訓,未來對象也打算擴大到學生。
就在英國指控蒲亭密謀在烏克蘭扶植親俄政權、點名烏前國會議員穆拉耶夫,俄羅斯23日駁斥,穆拉耶夫本人也對此嗤之以鼻。此外,美援物資運抵基輔的同時,俄軍備也正朝向烏克蘭邊境前進,而美方似乎正準備撤離駐烏外交人員。
上個月尼加拉瓜與台灣斷交,轉向中國。現在傳出前駐尼加拉瓜大使吳進木在斷交隔天,獲得尼加拉瓜國籍,而且他居住當地,沒有返台。前立委林濁水痛批,這是叛國行徑,要沒收退休金。前外交官則分析,不可能在斷交後申請國籍,外交官不可能這樣做。外交部對此沒有多加評論。銓敘部表示,依法須認定有內亂外患罪,而且判刑確定,才能追回退休金。
立陶宛因為同意設立「台灣駐立陶宛代表處」,遭到中國降級外交關係。立陶宛15日撤回駐北京的外交人員,改為遠距工作;立陶宛外交部長強調,在未經對方同意下,企圖更改他國具主權意涵的名稱,已違反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美國國務院則表示,每個國家都應在不受脅迫下,決定其「一個中國」政策的樣貌,譴責中國對立陶宛的脅迫。
英國一名前外交部職員舉報當局在今年八月撤離阿富汗的安排非常混亂,人手不足,決策遲緩,導致申請撤離的阿富汗特殊援助個案只有不到一成獲得協助,甚至連庇護所的動物福祉都比人員優先。不過被指控失職的外交部官員與首相強生都稱撤離任務成功,否認弊端。
阿富汗局勢急轉直下,塔利班武裝分子掌控總統府。歐美多數國家,因為長期和塔利班作戰,紛紛急著撤出相關使館等外交人員。美國總統拜登,提前結束休假,從大衛營返回白宮發表談話。他表示美國軍隊不能,也不應該戰死,在一場連阿富汗軍隊都不願意為自己而戰的戰爭中。
印度疫情繼續延燒,加上醫療體系崩潰,我駐印度代表處一共有六人確診。而確診的兩名台灣外交人員,其中一位重症、一位輕症,昨天晚間已經搭乘醫療專機抵達台灣,一下飛機就直接送往醫院治療。另外鴻海集團也發聲明證實,當地清奈廠有員工確診,目前已經隔離治療當中,廠區在完成消毒後將維持營運狀態。 載著兩名台灣駐印度代表處確診官員的醫療專機,8日晚間六點半,緩緩降落在桃園機場,穿著防護衣的工作人員和救護車
義大利一名海軍艦長,30日因為涉嫌洩密給俄羅斯外交人員換取報酬,遭到憲兵逮捕。義大利外交部在31日召見俄羅斯大使表達抗議,並下令驅逐2名涉入這起間諜案的俄國外交人員,不過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對此表示不了解細節。 北約組織頻傳遭到俄羅斯滲透,30日晚間義大利一名海軍艦長在羅馬一處停車場,和俄羅斯大使館人員見面,隨即遭到義大利憲兵逮捕。他同時具有北約軍官身分,被指控遭俄國收買,並提供手上持有的機密文件,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