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再砍北溪二號天然氣管線供應量,歐盟也加緊備戰冬季能源缺口,通過從8月到明年3月成員國全面少用15%天然氣的方案,各國在破紀錄的酷暑盛夏,也不得不推出積極的省電政策。其中,仰賴俄羅斯能源最深的德國最痛苦,但西部也有一個知名的綠能縣,早已實現能源獨立,自給自足,俄羅斯斷氣危機對其毫無影響。
今天國內尖峰用電再度破4000萬瓩,來到4067萬瓩,創下歷史次高紀錄。不過預估備轉容量率為9.05%,低於10%,亮起供電吃緊的黃燈。對於網路盛傳近期政府稽查商家冷氣開太冷,試圖掩蓋缺電事實,經濟部能源局澄清,早在9年前就規範20類服務業,室內冷氣平均溫度不得低於26度。
因為天氣熱,家家戶戶冷氣吹無停,國內已經連續3工,尖峰用電破4千萬瓩。今仔下晝欲2點的時,用電量達到4千74.8萬瓩,破歷史上懸的紀錄。台電預估,後禮拜一用電量會閣繼續破紀錄。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歐洲積極尋找俄羅斯以外的天然氣供應來源;歐盟18日表示,已經和亞塞拜然簽署新協議,目標是幾年內,讓亞塞拜然輸送到歐盟的天然氣倍增。不過國際能源總署警告,應該立即開始削減對天然氣的依賴,不然恐怕難以度過冬天。
七大工業國集團G7高峰會26日在德國巴伐利亞艾茂山莊登場,7國領導人當晚宣佈五年內籌集6000億美元,資助發展中國家基礎建設,以對抗中國的一帶一路;此外,議程中也將宣布禁運俄羅斯黃金。
歐盟面對與俄羅斯的能源大戰,西方國家開始尋求能源自保。在開源方面,義大利和卡達成立合資企業,預計可以增加卡達的天然氣產量超過60%。在節流方面,希臘與德國則是先後暫緩邁向「再生能源」的腳步,重新啟用被認為高汙染的燃煤火力發電,以求降低天然氣消耗。
針對俄羅斯出兵攻打烏克蘭,美國和歐盟分別祭出制裁行動。其中對全球經濟影響深遠的,除了穀物等大宗物資供應短缺引發糧食危機,最受關注的是抵制俄羅斯外銷大宗的石油與天然氣。歐美希望透過制裁,讓俄羅斯因為收入減少而無法支撐對烏克蘭動武,但這招到目前為止顯然無效。隨著歐美的通膨等痛苦指數大增,還讓俄羅斯賺得更多。
歐盟執委會在18日宣佈,要減少對俄羅斯的石化燃料依賴,因此將要求會員國投資再生能源和節電設計,最終可以讓歐盟不再從俄羅斯進口石油以及天然氣。只不過,想要達成3千億歐元的投資目標,最快要20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