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難民為波蘭創造2.7%GDP 填補鄉村工業區勞動力
33歲的別利巴曾在烏東前線打了13個月的仗,1年半之前來到華沙,這間兒時友人開的修車廠工作,他希望留在波蘭。
汽車技師別利巴說,「這裡沒有什麼適應不了的,有語言課程、波蘭人關懷備至的幫忙,還有烏克蘭人幫烏克蘭人,這裡只要你想,任何事都有可能。」
2022年3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波蘭敞開邊界接納數以百萬計的難民湧入,並提供各種經濟上的援助。如今那些福利大多已經取消,和本地人享同樣的權利、盡同樣的義務,勞工和學生可以有免費的健保和教育。目前約有150萬烏克蘭人住在波蘭,其中拿難民身分的有100萬人,絕大多數是婦女、兒童。

3月公布的一份民意調查顯示,接受烏克蘭難民的比例,從戰爭開打第一週94%,兩年前的81%,現在只剩下50%。2月初就繼續軍援烏克蘭所做的調查,贊成的比例從去年同期的54%降為49%。大選競選期間,甚至有極右派政黨把「反烏克蘭」當作主要訴求之一,喊出「波蘭人優先」的口號。
法律顧問列維申科表示,「現在波蘭人對我們有很深的負面印象,因為他們認為我們偷了他們的福利,但我們也在這裡工作繳稅,我們烏克蘭人在這裡工作,給波蘭經濟帶來很大的好處。」

聯合國難民總署的報告指出,波蘭的烏克蘭人大多從事收入較低的工作,他們的加入也沒有造成失業率攀升,目前還是維持在5%左右。實際上難民非但沒有給波蘭的財政造成負擔,反倒還給經濟注入了正能量,單是去年就創造出了2.7%的國內生產毛額。
建築工地勞工維辛斯基說,「我們和波蘭人相處得很好,就像我們和他們一起工作、做生意一樣,我和所有與我互動和交流的人都保持著良好的關係,無論是私人關係還是工作關係,我非常感謝波蘭人收留我們、庇護我們,並在我們需要的時候幫助我們。」

波蘭當局簡化了烏克蘭企業註冊、受教育以及就業的程序,波蘭經濟中心估計每十個新開的微型企業,就有一家是烏克蘭人開的,主要集中在營建業和服務業。
烏克蘭企業主聯盟執行長葛拉茲柯娃表示,「官方統計數舉顯示,烏克蘭人繳交的稅金以及對波蘭預算的貢獻,超過了他們在社會與經濟得到的援助。」
以下西里西亞省西南部的工業園區為例,三分之一的勞動力仰賴烏克蘭人,而且絕大部分都是本地人不願意從事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