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菸害防制》新法今(22)日上路,只要使用電子煙最重罰1萬元,而販售或展示最重罰100萬元。不過反菸團體表示新法上路第1天,搜尋電商平台還能找到700多筆的電子煙相關商品也沒下架,新法上路首日取締成效不彰。
菸害防制新法3/22開始施行,全面禁止電子薰,而且加熱薰用的加熱器也會列管。對今仔開始,若食電子薰,上重會罰1萬。若準賣電子薰,上重罰100萬,特別是製造、進口罰上重,上懸罰5000萬。毋過民間團體佇今仔日閣發現,網路平台閣會當揣著700外筆電子薰的商品。而且加熱薰品牌官方網站的商品也無落架,認為取締的效果無好。(這條新聞前言、標題是臺語文。)
國內將在20日迎來最大解封輕症免通報,確診也能免隔離,但醫界提醒這不代表新興疾病危機解除,因為統計發現,新冠疫情期間,執行抗藥性管理的人員也要投入防疫或第一線照護工作,使得抗藥性菌的佔比急速上升,要是人力短缺危機無法有效解決,影響的不僅是病人與照護品質,甚至未來可能出現無藥可用的窘境。
台灣的地質調查所,目前只有73位人力編制,現在還面臨要和礦務局整併的命運。目前經濟部已經將組織改造方案,送立法院經濟委員會等待審議,也引發台灣地質、地科界關切與憂心,擔心兩單位一旦整併之後,未來的定位與功能若不清楚,可能產生扞格。
當家人住院時,為了照顧病患,不是全家輪流睡醫院,就是得花錢聘看護,是許多家庭的挑戰。因此有民間團體提案,推動全責照護。經過四年的努力,住院整合照護試辦計畫上路,全台有40家醫院參與,預計實施2800床。只是人從哪來,健保的財政問題如何解決,都是不能迴避的挑戰。
台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的病房助理,今(23)日與工會成員高舉標語,在醫院大門口抗議,他們控訴人力長期嚴重不足,病房助理甚至一個人得要同時照護20位病患,但院方表示沒有這樣的狀況,雙方說詞產生嚴重落差。
台灣社會的保母人力快速流失,但家長的托育需求連年高升,根據統計,2021年底全台居家托育人員2萬7547位,其中50歲以上佔總人數61%,平均10年內會退休。若沒有新血加入,保母人力將會腰斬。預估2024年前全台至少要增加4000名保母,才能符合家長送托需求。民間團體決定投入500萬元,獎助雙北地區每名新手保母9萬元,盼有更多年輕人投入保母業。
隨著國境解封,航空業也蓄勢待發,星宇航空近期釋出91個職缺搶人才,包括空服組員、機場運務人員等等,起薪大多在37K起跳,不過疫情趨緩,餐旅業卻還是有大量人力缺口,交通部觀光局回應將引進高科技協助解決人力問題。
去(2022)年全國的疫情嚴重,衛福部提出徵調醫療人力的津貼補助,但台東縣衛生局提出申請,補助津貼卻中央減少一半,少了100多萬。縣府好多次向中央爭取都沒結果,縣府只能先動用預備金,支付給醫護人員。
因應公務人員服務法新制,員警每個月的超時服勤不得超過80小時,像屏東警方就整併了偏遠人力,讓一些小所夜間關閉。結果有民眾發現,潮州西勢派出所在昨(19)日上午沒開門,原來是因為員警去巡邏,所內沒人,只好先暫時關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