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福島核廢水要排放大海後,日本核能政策再次引發日本民眾爭議。日本政府28日通過了延長核電廠服役年限超過60年的修正草案,讓原本最久只能運轉60年的規定,現在可以扣掉檢查、停運的時間,到實際上超過60年,也能繼續營運。這也彰顯出,岸田政府要實施以核能為主的能源政策。
俄羅斯總統蒲亭26日指出,北約組織成員國,藉由捐贈武器給烏克蘭,間接參與烏國衝突,迫使俄方必須把北約的核能力也納入考量。而烏東戰況激烈的布格列達爾,沒水沒電仍然堅持抵抗俄軍。
臺北市立委補選,國民黨參選人王鴻薇提出,核二廠、核三廠愛延長運轉時間,核能議題閣再引起對戰。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核二廠用過的核燃料棒,因為無所在囥,所以目前無法度共提出來,是因為按呢,才會無法度討論敢欲延後退休的問題。抑若新北市長侯友宜是希望中央趕快處理核廢料。毋過環保團體認為,佇法規佮客觀事來看,核二廠根本無法度延後退休。
烏克蘭札波羅熱核電廠附近,在戰爭期間曾遭到攻擊,一度引發外界對核輻射外洩的擔憂。不過因為俄烏戰爭引發的能源危機,加上因應氣候變遷的挑戰,也讓各國的核能政策出現轉彎,甚至不得不回頭使用核能。
2011年日本福島核災後,全球對核能興趣下降,但今(2022)年爆發烏俄戰爭,導致天然氣和石油短缺加劇,多國又逐漸將能源需求轉向核電。南韓政府8月宣布,到2036年之前要再增加6座核能反應爐,引發核電廠附近居民憂心,但南韓根據6月的民調數字,將近4成民眾支持擴展核電,支持廢核的民眾不到2成。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24日表示,將重啟閒置核電廠,考慮興建次世代核反應爐,現役廠的運轉期限再延長。2011年福島核災後,日本逐步降低核能依賴,但面臨全球能源價格飆升衝擊,如今能源政策大轉彎。
歐洲議會6日通過,把核能與天然氣列為環境永續的綠能,未來相關投資可以被列為綠能投資項目,希望有助達成減碳氣候目標。不過提案高度爭議,正反雙方壁壘分明,環保團體揚言採取法律行動。
歐盟執委會做出最新決議,把核能和天然氣納入永續投資的項目,形同將這兩者視為綠能,而這項決議將會影響未來國內外投資人的投資決策,有環團批評這會減少政府在再生能源的投資。而仰賴核電的法國,近期則公布了最新的計畫,打算斥資500億歐元,在2050年前擴建更多核電廠。
有話好說邀請「重啟核四」公投案正、反雙方同台辯論,並與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台灣科學媒體協會合作,針對辯論內容進行爭點整理、資料脈絡的補梳理與查核,透過「時話實說」系列,提供讀者完整議題解析與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