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烏克蘭難民湧入 波蘭民間大量物資伸援
公視特約記者邱偉淳表示,「因應大量的烏克蘭難民湧入波蘭,波蘭民間也發起許多的捐贈活動,今天我也整理了一些,在家中全新或者是半全新的物品,像是還沒有使用過的毛巾,冬天非常需要的保暖的物品,以及床單等等,這些未來都會分發到波蘭各處。」
現場可見一車一車載過來的物資,不少是全新購買的日用品。波蘭民眾的愛心很踴躍,但烏俄戰爭持續,克拉科夫預計之後,還會有好幾百人到上千個難民湧入,這一處物資站,會繼續一週7天、持續運作。
物資站志工說,「我們主要募集可以即食的食品,或便於加熱後食用的,如罐頭,當然還有沐浴乳、體香劑,另外是飲用水,貨板上已有一些。」
食品、藥物、尿布等日常消耗品、保暖衣物,需求量最大。目前在全波蘭數十個城市,週末都會舉辦蒐集物資的行動。在首都華沙、克拉科夫或等主要城市,平日也能找到十幾個收發的地點。
拐個彎就能領物資,不少烏克蘭難民正在挑東西;其中,來自邊境城市利沃夫的歐克珊娜,帶著兒子和2名姪女倉皇逃難。戰爭前,開車進入波蘭,順暢的話只要2小時不到的車程,卻足足花了4天。
烏克蘭難民歐克珊娜表示,「我們花了4天才到達波蘭,車陣非常長,塞車,帶著孩子非常艱辛。」她說,「波蘭人是好人,願意幫忙我們,你也知道,流落街頭要怎麼活,而且還有吃的問題。」
對於烏克蘭難民的處境,逃出集權國家白俄羅斯的伊麗娜,特別感同身受,已經不是第一次來,並表示會再採購物資來捐。
波蘭境內白俄羅斯民眾伊麗娜說,「烏克蘭的戰爭已經持續超過一個星期了,我本身是來自白俄羅斯,我一年多前也是為了,逃離我們國家現在的體制(才到波蘭)。」
為方便難民領取物資、民眾捐贈,與官方合作、在波蘭全境可使用的公車售票APP,也以醒目方式提醒民眾可搜尋最近的物資站。
民間共同努力因應難民潮,但有NGO創辦人表示,只靠志工已吃不消,質疑並期許政府儘快有進一步對策。
公視特約記者邱偉淳說明,「目前已經有數以百萬計的烏克蘭人,來到了波蘭尋求安置,最近的天氣就像現在這樣子,我的手都凍僵了、凍紅了,怎麼樣讓來到這裡的烏克蘭難民,有一頓溫飽、一個安置的地方,是波蘭政府與民間現在的當務之急,而整個波蘭現在都動了起來,就是希望可以給他們的,斯拉夫難兄難弟烏克蘭,伸出援手、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