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北溪天然氣管外洩 丹麥及瑞典控人為蓄意破壞
黃韻玲/編譯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俄羅斯在波羅的海海域建造的北溪天然氣管線不明原因漏氣,丹麥、瑞典均表示調查後發現明顯人為破壞。俄羅斯則表示,不能排除任何原因。
在丹麥與瑞典之間的波羅的海海域,可見到不尋常的氣體外洩,俄羅斯的北溪1號和北溪2號兩條管線共3個位置,在同一天損壞。兩國調查後認為,很明顯是人為破壞,另一個不妙的情況是,天然氣主要成分甲烷排放到大氣中,將對氣候產生破壞性的影響。
丹麥能源署主管克里斯多佛波茲奧指出,「大量天然氣正在外洩,也許每小時有數百萬立方公尺。」
瑞典首相安德森表示,「這可能是一個故意的行動,恐怕是個破壞事件,挪威政府也向我們通報,無人機在北海的活動增加,這是發生在我們國家的經濟區,北溪1號與2號管線既不屬於瑞典,亦不屬於丹麥,因此這不是對瑞典與丹麥的攻擊。」
俄羅斯一開始對外洩事件表示高度關注,當記者問到這是否為蓄意破壞,克里姆林宮表示不排除任何可能。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說道,「這是極為令人憂心的消息。的確我們談的可是管線遭到某種破壞,這種情況以前沒發生過,需要進行緊急調查。」
俄烏戰事開打以來,北溪管線始終處於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中心,俄羅斯對歐洲減供天然氣,被懷疑是對西方制裁的報復。
丹麥國防學院軍事分析家安德斯普赫尼爾森指出,「在烏克蘭戰爭議題上,俄羅斯正利用天然氣當作對付西方的籌碼。」
目前沒有官方提出是什麼導致管線損壞的證據,但在對俄羅斯高度不信任的中歐,憂心莫斯科出於惡意而破壞自己的基礎設施,或對外警告所有管線都容易受到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