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嬰現象影響降水減少近5成 南美的的喀喀湖乾旱衝擊生計

鄭惟仁/編譯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全球氣候變遷也在南北半球造成嚴重衝擊。南美洲最大淡水湖「的的喀喀湖」,受聖嬰現象導致今(2023)年嚴重乾旱,水位急遽下降,數以百萬計靠旅遊、漁業和農業為生的人口,生活面臨影響。而歐洲義大利境內的阿爾卑斯山的最大冰河,也因全球暖化可能在百年內消失。

湖邊水位消退,原本停在湖中的船已經擱淺岸邊,南美洲最大淡水湖的的喀喀湖,目前正處於冬季,但專家分析受聖嬰現象影響降雨減少,的的喀喀湖面臨乾旱危機。

當地飯店員工班尼說:「天氣乾燥,今年降水比往年少很多,沒有嫩草,動物和羊駝沒了食物。」

根據秘魯國家氣象與水文局資料,去年8月到今年3月間,的的喀喀湖位在秘魯這一側的普諾地區,降水量比往年平均減少48%。

水位降低將對周邊生活約300萬居民帶來嚴重影響,包括船隻容易擱淺,重創旅遊業,乾旱也會使當地主食馬鈴薯、黎麥等作物產量減少,甚至讓畜牧業食物短缺。

當地觀光船船長提及,「最近幾個月,8到10月天氣較冷,11、12月就會開始下雨,現在正處在寒冷季節,另外由於降水量少,湖水水位也有所下降。」

普諾地區今年冬天不只乾燥,還比往年寒冷,讓情況雪上加霜,截至8月初當地已有2300頭牲畜被凍死。

北半球的義大利,阿爾卑斯山上的最大冰河阿達梅羅,同樣也因氣候暖化,面臨降雪量減少、冰河持續消融。

冰川登山協會主席法拉利指出,「自19世紀末及小冰河期結束以來,除了幾次非常小的增長外,冰川一直在後退,從19世紀末至今已損失約2.7公里。過去5年裡平均每年減少15公尺,而且光是去年就減少139公尺。」

光是2022年、阿達梅羅冰河的降雪量就減少了50%,積雪變薄,夏季氣溫升高,讓結冰時間變得越來越短。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的數字,這一區的阿爾卑斯山氣溫將在2050年上升1°C到3°C,到本世紀末將增加3到6°C,依照這種速度,阿達梅羅冰河恐怕會在本世紀末前就會消失。

相關議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