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上海就以現代化與國際化角色吸引外商投資進駐。但過去2年在疫情影響下,外僑大舉撤離,就連在上海買房創業、住了16年的美國僑民一家,也在經歷了2個月嚴厲的防疫大封鎖之後,不得不決定收拾行囊,揮別上海。
上海禁止餐飲內用長達3個月後,29日終於解封,雖然目前仍有人流管制等防疫措施,但能暫時告別叫外賣的日子,許多民眾迫不急待上餐館解饞,直呼開心。業者熱情迎接顧客上門,希望趕快把虧損補回。
The Central Epidemic Command Center recently loosened border restrictions, but capped the weekly number of inbound travelers at 25,000. This resulted in an all-out battle between airlines to secure qu
指揮中心鬆綁邊境管制,但限制每星期2.5萬名旅客入境,引爆搶名額大戰,現在更傳出有民眾因買不到機票受困上海飛不回來,有旅遊業者表示,主要是因為航空公司皆須配合上海的防疫政策。
中國金融業與製造業中心上海長達65天的封城,6月1日零時起正式解除,外灘徐匯街都恢復了車水馬龍人潮川流不息的景象,一個關鍵詞「上海回來了」,還登上了網路熱搜。但為了實現社會全面清零,也給中國經濟帶來損失,金額恐怕是難以估算的。封城2周的經濟成本就超過1500億人民幣,今年中國的經濟成長目標,極有可能落空;而外資與外籍人士從中國撤離的數量,更是達1989年天安門事件以來的新高。
歷經嚴格封控措施1個多月的上海,官方宣布從今天開始將分階段復商復市,除了將有少量國內定期航班恢復,另外包括購物中心及超市賣場等據點也將逐步恢復實體營業,不過近來仍傳出不少狀況,還有來自上海的市民想在湖北的服務區上廁所,卻被拒於門外。
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正遭遇新冠病毒爆發以來最嚴峻挑戰。在實現「社會全面清零」的最高目標之下,有45座城市3億7300萬人活在封城檢疫的狀態下。這45座城市的國內生產總值為4兆6000億人民幣,佔了全國經濟的40.3%。而全球三分之一製造業的產能都在中國,再加上俄烏戰事衝擊,世界銀行這個星期便將2022全球經濟成長率預估,從4.1%大砍至3.2%。
上海封控超過三週,物資嚴格管控及資訊不完全透明,陸續發生逃脱、跳樓自縊乃至於群起上街抗爭的事件,社會體制逐步走向失序。本文將還原因「內容違規無法查看」的文章部分片段,同時越洋採訪住在上海4個不同區的居民,其中一人曾因出現抗原異常,被送進方艙醫院集中隔離。為保護受訪者,以下人稱均為化名。
中國上海全面封控半個多月,這個星期開始讓14天內都沒有確診者的防範區居民在附近活動,但是實施起來仍然相當混亂。面對民眾抱怨,上海衛健委強調,防範區不是「放飛區」,大家非必要就不要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