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
-
法「亞爾薩斯式」老屋凋零 昂格維萊鎮整修保存成觀光盛地
|全球在法國東北部,半磚木結構的「亞爾薩斯式」的建築正逐漸消失中,有些當地人就買下老房,親自整修,當成自家住宅居住,也有木匠把老房拆除後的廢棄木材,重製成輔助建材,期盼延續其他老房子的生命,將傳統保留下來。
-
瑞典57年市政廳改造獲建築獎 結合VR技術挑選建材
|全球瑞典中部城市烏普薩拉的市政廳啟用至今已有57年歷史,不過早期因為財政困難,只完成部分建築;經過重新設計改造,市政廳在2021年完成修復並擴建,過程中結合虛擬實境技術,讓建築師可以直接更改建材看到並聽到室內的變化,還獲得瑞典最佳建築獎。
-
台物理之父故居今起整建 台大與北市府擬2025年底完工
|地方台灣大學位於潮州街7號及9號的日式宿舍是直轄市定古蹟,由於曾是台灣物理學之父戴運軌的寓所,北市文化局與台大合作投入1億元進行修復,預計2025年底峻工。
-
奧地利畜牧業萎縮 農場轉型精緻路線友善動物
|全球奧地利阿爾卑斯山的畜牧業因為生產成本高,近年來逐漸萎縮,有業者轉往精緻路線發展,以永續現代風格的木造建築,和動物友善的環境,生產乳製品與周邊美容產品,在產業危機中,開闢新的生路。
-
台東卑南傳統屋被認危樓須拆 族人籲政府修法保存文化
|文教科技早期原住民部落為了保存傳統建築文化,在部落依文化習俗搭建傳統屋或是瞭望台,但是到現在這樣建築不符合建築法規,加上年久失修面臨被拆除。台東市區卑南族南王部落有一棟10多年前搭建的3層樓高卑南族傳統屋,現在就被市公所認定是違建,而且是危險建物要拆,不少族人都希望保留,但可能需要政府修法讓傳統屋建築合法。
-
從動物散熱皮膚發想外牆設計 新加坡致力發展綠建築
|全球你知道大象的皮膚紋理,有巧妙的散熱功能嗎?有人把這個原理用在建築牆面,追求更好的抗熱效果。東南亞熱帶氣候的新加坡,非常需要這類新設計,來對抗暖化與氣候衝擊,當局長期致力於綠化、發展綠建築,讓這座花園城市,成為未來城市的實驗室。
-
走進老街屋—觀看府城戰後現代建築之美【副刊】
|文教科技當你來到台南,除了品嘗美食與探索景點之美時,所見所聞有充分感受到府城建築的古典美嗎?有些人認為,台南在觀感上似乎不那麼古或舊,在舊城區裡的幾處歷史街區中,戰前的歷史建築也為數不多,大部份看到更多是戰後的現代建築。其實,戰後現代建築也是台南古都街道的重要樣貌,它們紀錄現代主義在台灣盛行的年代與美學。
-
歐洲央行升息衝擊建築業 德國建商倒閉房貸戶求助無門
|全球歐元區因為物價飆漲導致歐洲中央銀行持續調高利率,後續效應已經開始發酵。德國房地產市場大幅萎縮,許多建商不堪高利率而倒閉,房貸戶求助無門。德國政府日前開會決定,除了挹注資金,也決定暫緩實施節能建築標準計畫。
-
英國建築專家設益生菌牆 親身測試對身體反應
|全球益生菌可促進人體循環有益身體健康。英國一名建築系教授從中獲得靈感,將微生物益菌加進建材打造永續無毒的有機建物。教授親自進行人體實驗,長期待在益生菌牆附近,並持續抽血檢測人體是否有變化,希望藉此找出相關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