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3月20日,美國小布希政府無視多數國家反對入侵伊拉克,3星期就推翻了強人海珊,但美軍花了18年時間才撤離。原本期待享有民主自由生活的伊拉克人,迎來的卻是血腥的教派衝突,以及恐怖組織ISIS的崛起。石油資源豐富的伊拉克,如今三分之一人口生活在貧窮中,政治動盪,社會也發展停滯。
伊拉克7年前由國會通過的禁酒令最近正式生效,禁止在境內生產、銷售或進口酒精飲料。這項規定引發民眾普遍反彈,認為伊拉克是個多元宗教與文化的國家,禁酒違反憲法賦予的自由權利。
中東國家伊拉克又發生「榮譽謀殺」。一名長住在土耳其不願意回家的女性網紅,上個月底被父親勒死,這個父親向警方坦承犯案,還宣稱是為了洗刷恥辱。人權團體砲轟這種殘酷的陋習,要求立法嚴懲凶手、保護女性。
安全、可負擔的住房,是明列在世界人權宣言裡的基本人權。戰爭結束12年,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的房地產,在黑幫與洗錢兩大因素的影響下,房價從每平方公尺1200美元飆漲到5000美元。去(2022)年11月,稅務機構爆出被盜取25億美元的醜事,贓款最後就是全部流入房市。
目前伊拉克所在的兩河流域,曾經經歷過許多種族和大帝國的征服與統治。而伊拉克國家博物館的手稿典藏室,就有許多以阿拉伯、波斯、土耳其、希伯來、庫德等多種語言書寫的古文,其中還包括現存最早的阿拉伯文書法作品。為了保存這些手稿,必須以掃描後數位化的方式來進行。然而多達4萬7千頁的手稿,只有7名工作人員,讓保存工作相當辛苦。
伊朗一名女性攀岩運動員在日前因為參加國際比賽沒有戴頭巾,被解讀為支持國內的頭巾抗爭,引發國際關注。星期三返國時她在機場受到英雄式歡迎,但她後來表示,一切是意外。而在伊拉克,女權觀念也逐漸抬頭,開始有更多女性,打破了傳統觀念,不再認為婚姻是女人的全部,選擇勇敢離婚。
伊朗頭巾抗爭從國內蔓延到全球,包括西班牙馬德里和德國柏林都有群眾上街聲援。不過伊朗革命衛隊在28日對伊拉克北部的庫德族地區發射飛彈與進行無人機攻擊,造成13人死亡。
伊拉克自從舊年10月國會大選以來,派系無仝、逐家無共識,到今無組成新政府、總理抑是總統。其中勢力真大的什葉派教士薩德,8/29煞宣佈退出政壇,引起支持者衝入去巴格達的政府大樓,而且和什葉派團體發生衝突,上無有23人死亡、380人受傷。看守總理哈德米宣佈全國宵禁,隔壁的伊朗是封鎖邊境、科威特也呼籲公民愛趕緊離開伊拉克。
中東國家伊拉克,從去年10月國會大選以來,各派系無法就聯合組閣達成共識,到現在還沒有新政府、總理或總統。而勢力龐大的什葉派教士薩德,在29日宣布退出政壇,引爆支持者衝進巴格達的政府大樓,還發生衝突,至少造成23人死亡、380人受傷。看守總理緊急宣布全國宵禁。
現年77歲的薩米拉是中東國家伊拉克南部的第一位女性攝影師,超過一甲子的時間,透過她的鏡頭紀錄了伊拉克人民生活的點滴,同時她也因為積極參與社會運動,反對當權者的不當作為,而3度入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