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總局規劃礁溪外環道,被質疑會破壞當地的生態,公路總局納入民間建議提出新的路線,目前正在蒐集地方意見,等有共識就會進入路線設計階段,已經70歲的楓樹,可能會原地保留。
近年來全台最大的桃園航空城都市計劃,已經進入居民搬遷和實質開發階段。文化局和導演李立劭團隊合作,花了一年半時間,完成桃園首部人文變遷航空城紀錄片。希望藉紀錄片,引導大眾自己寫歷史,記錄家鄉變遷。
少子化導致國中小招生問題嚴重,但宜蘭縣蘇澳鎮馬賽地區,因市地重劃開發,加上新建案接連推出,讓學區內的馬賽國小與文化國中,學生數不減反增,校內學生已趨飽和,甚至出現校舍不夠的問題。文化國中希望爭取經費,拆除舊大樓重建,增加校舍空間;蘇澳鎮家長會長聯誼會總會長也說,馬賽地區學生數增加已可預見,教育處應先未雨綢繆;縣府教育處表示,會配合馬賽地區的都市計畫,來整體評估當地校舍設否有增加的需求。
近期雲林沿海鄉鎮,陸續傳出有廢棄養殖魚池、農地或偏僻農路,遭不法業者傾倒廢土或棄置廢棄物。對此,雲林縣政府成立「違法土方監督小組」,明訂各類違法行為及各單位分工事項,希望能減少類似案件再持續發生。
屏東東港鎮新勝街2巷,當地12戶人家門外的緊鄰道路,近來地主找人圍起圍籬,掛上私人土地招牌,開始刨除路面,預計要施做停車場。有住戶質疑地主工期太長,也因凹凸路面害長者摔傷,縣府表示施工區域是屋主私人土地,若這條路經地方公所評估有徵收的必要,得爭取補助編列預算徵收。
台中縣市2010年底合併升格,目前人口數是台灣第2大城,但10多年過去了,當年縣市交界處,還有許多道路沒有縫合,例如北屯區的南興北二路,要到鄰近潭子區的中興北路,竟然要透過鋁梯才能抵達,成為都市奇景。
台中市東區的東勢子聚落,當地住戶自稱是都市中的貧民窟,因為60年來都市計畫地目變更3次至今仍沒有定案,導致房屋無法修繕買賣,消防安全也堪憂,他們今(5)日到市府抗議,要求即刻解編還地於民。
雲林四湖萡子寮漁港,過去因為淤沙嚴重,讓漁港消沉2、30年,為了促進萡子寮漁港特定區整體發展,雲縣府透過都市計畫變更劃設24公頃產業用地,未來規畫擬引進水產、機械加工業,並打造為水產精品加值園區,希望能透過產業來帶動觀光活化漁港。
宜蘭縣政府辦理的大羅東治水防災區段徵收,遭民眾質疑,自己的宅邸被徵收、拆除變蓄水池,旁邊的農地卻變建地。對於爭議,縣府近期敲定,在不影響公共設施劃設的合理性為前提,將民眾住宅排除在區段徵收範圍外,減少建築拆遷。近期已在草擬都市計畫修正案,未來會送縣都委會與內政部審議,盼透過都市計畫修正,來解決爭議,早日完成區段徵收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