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
-
探月計畫漸成熟 日赴南極實驗月球建築計畫
|全球隨著各國的探月計畫逐漸成熟,日本現在有企業開始著手研發「移民月球」的商機。還有其他業者針對未來得穿太空服在月球移動,手指不便拿取物品的特性,開發出能夠替代的機器手臂,讓居住在月球的生活能更加便利。
-
南極"末日冰河"內部愈溶愈緊 冰棚恐驚會總崩
|佇南極洲的史威茲冰河,若是崩去融去,可能會引起災難性的海平面變懸。拜三刊佇「自然」期刊頂頭的兩篇研究,講冰棚融去的速度比預期較慢,毋過內面裂去,或者是冰階融的速度煞是真緊,顛倒會造成冰棚崩去的危機。(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
-
南極「末日冰河」內部急融 崩塌恐釀致災海平面上升
|環境南極洲的史威茲冰河,如果崩塌融化,有可能會引發災難性的海平面上升,又被稱為是「末日冰河」。而近期刊登在《自然》期刊的兩篇研究,指出了冰棚下的融化速度比預期還慢,但在內部裂隙或者是冰階來看,融化速度很快,有可能會誘發冰棚崩塌。
-
南極凍土發現超級細菌 對抗生素具抗性基因
|全球科學家在南極洲,發現對抗生素具抗性基因的細菌,還能將抗藥性透過可移動的DNA片段,轉移到其他細菌。在全球暖化的背景下,如果南極融冰加速,導致這種細菌擴散,恐將造成公衛危機。
-
加拿大北極海域大面積地層下陷 最大坑洞達200公尺
|環境地球南北兩極這兩天都有重要的科學發現發表在媒體上。其中在北極方面,科學家發現在加拿大北邊的海底出現地層下陷。最大的坑洞長200公尺、寬74公尺、深度達24公尺。而在南極方面,向來被認為氣溫較低、冰層較穩定的南極大陸東邊,在3月初到3月中發生冰河快速消退,導致面積有144平方公里的冰架崩解,相當於半個台北市的大小。
-
隔107年尋獲探險船堅忍號 沈入南極冰海底3千公尺下狀態良好
|文教科技探險家近日在南極洲外海發現了史上最著名的沉船之一,英國夏克頓爵士的堅忍號探險船1915年遭海冰擠壓沉沒,在水面下3000公尺處沉睡了107年,極地深海的特殊條件,讓木質船身保存狀態極為良好。
-
南極研究船「海功號」鏽蝕嚴重 本週五會勘研議處置
|社會我國首艘南極研究船「海功號」,退役後成為基隆八斗子碧砂港的觀光地標,因為船齡已經將近五十年,船體鏽蝕嚴重,考量安全疑慮,漁業署同意拆除,不過當地文史工作者認為,海功號有保留的價值,因此本周五文化部及地方相關單位將會勘後,再決定後續處理方式。
-
南極冰上馬拉松登場 18國62名跑者參加
|全球南極冰上馬拉松17日登場,今年有18個國家62名跑者參加。男子組冠軍是波蘭的葛雷葛瑞茲.包古尼亞,女子組冠軍由拉脫維亞的艾佛嘉.瑞妮,以破紀錄的成績奪得。
-
南極思韋茨冰川融化加速 恐引末日災難
|全球南極有「末日冰川」之稱的思韋茨冰川,因溫熱海流導致冰川加速融化,前端冰架有可能在3到5年發生坍塌。如果冰川本體完全坍塌,將造成全球海平面上升65公分,甚至數公尺,不僅對沿海城市帶來衝擊,許多小島也有可能完全消失,宛如末日災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