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害
-
農損現金救助勘災常有時差 雲縣盼開放App申報
|產經近年來氣候劇變,農民要申報天然災害現金救助時,常碰上因幅員遼闊、災損件數多,造成勘查時差。對此雲縣府希望農委會能以現有App系統,開放作為申報災損系統,縮短勘查時間,讓農民提早復耕。
-
臺北市民安演習 蔣萬安:頭擺以戰爭災害做情景
|臺北市今仔日進行民安9號演習,共露西亞拍烏克蘭、臺海情勢列入去,今年演練戰爭時的情景就占70%,臺北市長蔣萬安表示,這是北市府頭一改以戰爭災害做演練的中心,佇國軍無法支援救災任務,市政府必須愛調度、整合資源。蔣萬安也證實、現場也有美國的人來看演練的過程。(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
-
雲林竹筍鬧旱枯 損害率達2成每頃補助4.1萬
|產經去年底至今年3月初,好幾個月沒降雨,導致雲林縣內竹筍出現枯萎、落葉等災情,經雲縣府3月底邀集農糧署、農業改良場等單位,到古坑竹筍園勘災,6日農委會公告雲林縣竹筍為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地區,若竹筍損害率達20%,每公頃可領救助4萬1000元。
-
提升抗震災量能 台南擬訂對策盼降低損失
|地方根據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資料統計,全台共36條活動斷層,有7條位在台南市轄內,為提升城市抗災韌性,台南市跨局處擬訂短、中、長期具體因應對策,盼大幅減低災害造成的損失。
-
CRPD國際審查會議首日 聾人團體盼健全無障礙環境
|社福人權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 第二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會議,8月1日第一天,針對條文第1到11條的討論,聾人/聽障團體要求政府加強無障礙環境的健全設置。
-
萬安演習25至28日分區實施 試辦「車停、人就近疏散」
|生活今年萬安45號演習結合漢光演習,將在25到28日分區實施,並從台北、台中、台南,各選一個里,首度試辦「車停,人就近疏散」,駕駛、乘客必須下車就近避難。另外,台北市政府今(12)日進行年度災害防救演習,區分旱災、輻射災害,採取半預警方式實施,考驗救災團隊的應變處理能力。
-
氣候影響損農作 雲林水稻、玉米現災情
|地方受到氣候影響,近期雲林縣一期稻作出現稻熱病、水稻不稔實等現象,其中以水林鄉水稻災損最嚴重。另外食用玉米也出現植株倒伏、授粉不良脫粒等情形,縣府會同農業單位勘查災情,建請中央將食用玉米列入天然災害現金救助,減少農友損失並保障權益。
-
四川雅安5分鐘內雙強震規模6.1及4.5 已知4死14傷
|全球中國四川昨(1)日地牛翻身,傍晚5時左右,雅安市蘆山縣和寶興縣於5分鐘內,接連發生兩起規模6.1和4.5的大地震,地震深度只有17公里,屬於極淺層地震。由於震感強烈,就連成都、重慶都感受到強烈搖晃,地震還造成山區有巨石崩落;當地政府已出動數千名救難人員前往現場救援,目前已知至少造成4死14傷。
-
《災防法》修正草案 擬授權鄉鎮成立前進指揮所
|社會《災害防救法》上次修法已超過10年,立法院今(4)上午審議行政院通過的修正草案,聚焦增訂「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以及增訂直轄市、市政府下轄區公所設立災害防救會報,並成立應變中心。立委提出的版本,也授權地方鄉鎮公所成立前進指揮所,迅速處理救災。
-
農委會調高天然災害救助金額 未來達致災門檻不再現勘
|生活極端氣候頻繁發生,導致農業損失不斷,過去農委會發放的「天然災害現金救助」額度,約為平均生產成本的1到2成,現在重新檢討,有近200項調高金額。另外,為了讓救助更有效率,未來如果天氣參數達到致災門檻,只要確認種植將不再現勘,中央可直接啟動救助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