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統計指出,對108年開始到今,逐年寵物犬的登記數量,攏佇咧10萬隻左右,毋過,登記貓仔的數量煞是逐年成長,舊年就有13萬2千隻。北部也是飼貓的人較濟。有獸醫分析,可能是飼狗需要空間,大都市根本無法度,飼貓顛倒較簡單。而且寵物食品業,這幾年店家的數量成長,也超過4倍外。(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
財政部公布最新統計,108年開始到現在,每年寵物犬登記數大約都在10萬隻左右,不過貓的登記數逐年成長,去年有13.2萬隻。基隆和台北等縣市,也大多改以養貓為主流,獸醫分析,養狗需要一定空間,但都會區地狹人稠房價貴。養貓的話,環境需求不大,飼養相對容易。毛小孩商機也不小,寵物食品業,這幾年店家也有大幅成長。
為了賺錢養家、養毛小孩,很多養狗的飼主,常常忙到沒時間帶毛小孩外出放風。美國阿拉斯加就有1間小型公司,推出定時接送狗狗去玩的服務。狗狗在規定時間自己乖乖上車,找位子坐下。可愛乖巧的模樣,迅速在網路上走紅。
人類面對壓力時,有時會出現憂鬱或焦躁等精神疾病,而動物也一樣會有焦慮跟憂鬱的狀態。澳洲許多寵物飼主發現,在疫情期間,因為生活模式改變,家中毛小孩情緒出了問題,因此帶著寵物向獸醫求助,希望幫助牠們恢復心理健康。
日本千葉縣有一位寺廟住持多年來持續收養流浪貓,還在寺廟內設置收容流浪貓的設施。經過他照顧的貓咪,在去年一整年已經有74隻,被愛貓人士收養進入新家生活。
韓國養寵物的家庭在近幾年持續增加,也帶動毛小孩商機。不過在這當中,花費最高的就是寵物醫療,在發生緊急狀況就需要輸血。若血庫缺血,有不少黑心業者就會飼養血犬專門供血,甚至還傳出不人道的對待。對此韓國的企業與學界聯手,在首爾建立第一座捐血中心,呼籲飼主讓合乎標準的毛小孩捐血來解救正在受苦的血犬。
隨著社會經濟環境變遷,寵物逐漸成為家庭重要陪伴者。和人一樣,寵物的醫療費用是一筆不小的費用,但寵物沒有健保,所以台灣寵物險的需求,這幾年都呈倍數成長。不過比起先進國家,台灣寵物保險市場的發展仍較為落後,業者也還在摸索怎麼設計出適合台灣社會的保單。
鄰里守望相助,狗也可以加入保護孩童的行列。這是日本最古老的社區安全守護行動之一,讓毛小孩帶隊,陪伴小孩上下學,順便巡邏社區,人狗成群結隊,成為社區中可愛又安全的身影。
目前台中登記的寵物數量有26萬,台中市動保處也正在推廣「友善寵物空間的認證標章」,讓主人也可以帶著寵物一起出遊。 明亮的空間感營造在家的感覺,不僅飼主覺得放鬆,也讓毛小孩穩定下來不躁動,照護師拿起零食吸引毛小孩的注意。 學習會聽主人的指令,還要讓狗狗學習禮貌。滿桌的菜色看起來好豐盛,但要吃也得乖乖坐好。專業照護師說,學習社會化是人狗相處的重要課題。 寵物照護師劉唯翎說明,「跟其他狗狗(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