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階段口罩鬆綁有望本週公布 專家籲精準防疫、充足抗病毒藥物

指揮中心在本週有望公布,第2階段口罩鬆綁措施,但連日來確診人數暴增,也讓人不免擔心。有學者和醫師認為,這是回歸正常生活必經的期程,但政府的抗病毒藥物有無準備充足?針對脆弱族群有沒有精準防疫?都是要特別注意的事情。

開工後,國內確診病例數連續多日翻倍成長,指揮中心表示,這是因為春節遞延通報的關係,但難免還是會讓民眾擔憂,本週即將要公布的第2階段口罩鬆綁措施。學者認為,要回到正常生活,從強制防疫到自主防疫再到降級,是一定的期程。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說道,「3部曲的戶外戶內以及我們所謂一個特定場所特定族群,客製化精準的口罩防疫,客製化的這樣的一個管理等,都是我們今天降級之前所應該做的準備。」

醫師姜冠宇也提醒,在新冠肺炎尚未正式降級前,仍算是過度期,就算可以室內脫下口罩,被強迫大量接觸不特定群眾的各領域第一線工作者,仍建議要配戴,這不是只有針對新冠肺炎,而是降低所有飛沫傳染病。另外在通報標準降低之後,如何第一時間給予脆弱族群抗病毒藥物,避免變成重症,也是政府需要審慎思考的問題。

北市聯醫醫師姜冠宇指出,「(像是)流感只要說是在高峰期間,所有急診科醫師都會在48小時之內,給予所有有上呼吸道症狀的病人,不管流感快篩陰性或陽性,都給予克流感,其實我們的新冠抗病毒藥物能夠做到這樣子嗎,在一個通報標準降低的情況之下。」

口罩開放後,飛沫性傳染病像是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也都會跟著回歸,尤其接種疫苗的保護力有一定期效,醫師呼籲符合二價疫苗資格的民眾盡快施打,雖然個人仍無法完全避免感染,但對社區來說,可以減少傳播幅度,整體也能夠減少脆弱族群變成重症的機率。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議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