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本土確診又破3萬例,今(5)日新增3.1萬例確診,境外移入的436人,有一半來自中國入境。指揮中心也公布,中國入境旅客的第2批採檢結果,陽性率有17.9%;指揮官王必勝表示,最快明日會公布第1批的病毒定序,現在最擔心的是未知、而且威脅性更強的新變種病毒入侵。至於未來的新冠疫苗需要施打幾劑?王必勝認為,如果沒有新變種病毒出現,民眾一年需要施打2劑。
1126九合一大選將到來,為了不影響民眾投票權益,指揮中心正式拍板,從11月14日起,確診者隔離天數,改為「5+N」,也就是隔離天數,將從7天縮短為5天。隔離5天後,不論快篩陰性或陽性都能外出,而陽性者則需自主健康管理。
國內在邊境攔截首例Omicron BA.2.75,是Omicron二代變種病毒株。儘管目前還未擴散到社區,但專家認為邊境不可能全面攔阻,傳到社區是遲早的事。不過BA.2.75現流行地為印度,BA.5則是歐美,若以入境旅客來源看,BA.5造成疫情再起的機會較高。
因應近期新冠肺炎的Omicron變異株BA.4、BA.5已經在國際蔓延,日本研究更顯示,這些變異株在動物實驗的發炎指數更高。指揮中心坦言變異株遲早會來到台灣,醫界也呼籲儘快讓國人施打第4劑,雖然不一定能夠防堵突破性感染,但可以降低重症率。
指揮中心13日公布境外攔截5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分別是4例BA.5以及1例BA.4,近期本土個案仍以BA.2為主流病毒株。BA.4和BA.5變異株源自哪?在境外的盛行情形是如何?傳染力與特性為何?《公視新聞網》整理3大問答釋疑。
各國的新冠疫情逐漸趨穩,但現在南韓發現,感染新Omicron變種病毒BA.4及BA.5的確診者,比原始病毒株更具有傳染力。歐洲疾病預防及控制中心警告,這2種病毒株將可能成為歐盟主流病毒,導致發生疫情反彈。
輝瑞/BNT近期實驗顯示,5到11歲幼童打2劑新冠病毒疫苗半年後再補加強針,免疫反應普遍提高,其中有孩子抗體增加36倍,足以對抗Omicron,不過報告尚未公布,但計畫就在未來幾天申請授權。
omicron傳染力高,讓南韓確診數居高不下,今天新增1萬3千例,創下疫情以來新高。當局決定延長防疫限制到農曆新年假期,包括餐飲宵禁令等,許多業者大喊吃不消,上街頭剃掉頭髮表達抗議。
國內今天沒有新增本土和死亡個案,但有20例境外移入病例,其中有11例來自美國。至於北市中正區某防疫旅館出現3名Omicron確診者,雖然有2到4個位點差異,但仍然無法排除是從案17085傳染出去的群聚可能性,也可能是環境汙染或空調汙染,還有待釐清。
Omicron變異株橫掃歐洲,因此各國也祭出不同的防疫措施,更引發不少抗議行動。比方在德國,有示威者讓警方疲於奔命,而且員警也擔心在執法的時候被感染,面臨龐大的心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