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患
-
北京長峰醫院大火 病患逃生不及至少21死
|全球中國北京長峰醫院,昨(18)天中午發生大火,許多病患逃生不及,受困火場等待救援。根據官方統計,截至昨天晚間6時,這場火警一共造成21個人不幸死亡,是中國近來罕見的醫院大火事故。
-
SARS 20年/急診室變革阻斷院內感染 為COVID-19戶外篩檢站奠基
|社福人權經歷長達3年的COVID-19疫情後,「戶外篩檢站、專責醫院、TOCC」已成為人人皆知的防疫利器,但這些防疫作為並非憑空而生。2003年SARS在台奪走73條人命死亡,時任成大醫院急診內科主任紀志賢回顧,SARS初期面臨「不知道該怎麼辦的壓力」,而後借鏡新加坡防疫經驗,臨機應變擴張急診室,調整分流,為十多年後的COVID-19打下扎實防疫基礎。
-
SARS 20年/專訪和平封院留守醫師何松融:從沒想過要逃,但「心底還是有點受傷」
|社福人權公視《和平歸來》劇集3月18日首播,劇中一幕疏解和平醫院封院醫療壓力的關鍵會議,特別邀請6名醫界人士客串演出,其中一位是當時任胸腔內科醫師的何松融。何松融當年剛入職和平醫院未滿1個月,是院內唯二的胸腔內科醫師,扛著一天照顧20多名SARS病人的工作量與可能染疫的心理壓力;封院病患輕生風暴在他心中埋下硬傷20年,「心底還是有點受傷」。
-
台灣首見本土猴痘案例 猴痘是什麼?一文了解
|全球疾管署1日宣布,台灣首見2例本土猴痘案例。猴痘疫情去年5月自英國爆發,全球累積109國、8.6萬例確診,WHO於去年7月將猴痘疫情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什麼是猴痘?感染後會發生哪些症狀?《公視新聞網》帶您一文了解。
-
AI讀唇語助氣切病患表達 改善醫病溝通障礙
|文教科技許多施行氣切的病患,受到氣切管的影響難以開口說話,現在有一款AI應用程式,就幫助醫護人員判讀病患的唇語,順利達成溝通。目前AI已經逐漸應用在精準醫療或新藥研發上,不過,也引發侵犯隱私或醫療糾紛的疑慮。
-
桃園洗腎診所遭檢舉未分流確診者 衛生局稽查
|地方桃園蘆竹有間洗腎診所被民眾檢舉,收治確診病患又沒有分艙分流,甚至要求照顧確診病患的護理師不要穿防護衣以免引起側目。衛生局現場稽查,比對資料也發現去(2022)年12月確實有2位確診者和將近20位的非確診者一同洗腎情形,並沒有落實分艙分流,依法限期改善。
-
美加強中國旅客入境篩檢 1/5起需提供2日內篩陰證明
|全球中國上海、天津等多地確診暴增,醫療體系在崩潰邊緣。美國宣布,從中國入境旅客必須提供篩陰證明,成為繼日、韓、印度、義大利等國之後,又一個對中國旅客實施加強邊境篩檢的國家。中國外交部表示,防疫政策在換擋中,個別西方媒體卻刻意炒作,完全雙標。
-
12分鐘確認類風濕性關節炎 丹麥超音波機器人助把握黃金治療期
|文教科技秋冬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好發季節,常發生在40歲之後的女性。病患會出現關節疼痛、僵硬,嚴重還會失能,而用超音波早期發現異狀,可讓治療效果更好。丹麥就研發一種,專門檢查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超音波機器人,病患自己就能依照指示操作檢查,12分鐘就能確認病情,省去漫長的排程時間。
-
迷幻蘑菇「裸蓋菇素」被研究可強化大腦連結 成難治型憂鬱症新希望
|生活蕈類是餐桌上的極致美味,富含增強人體免疫力的養分,其中一種名為迷幻蘑菇的裸蓋菇素成分,被研究出可增加大腦神經連結,可望成為難治型憂鬱症病患的救星。
-
減重族買糖尿病用藥「瘦瘦筆」致缺貨 估有25萬病友受影響
|生活全球糖尿病患及肥胖人口增加,用來控制血糖、體重的易週糖俗稱「瘦瘦筆」,目前供不應求。部分糖尿病患沒貨可用,初估約25萬人受影響。衛福部部長薛瑞元表示,這是全球性缺貨,目前正跟廠商接洽,能否確保供應充足。另外也請醫生開立處方時,考慮在藥品短缺時,用其他藥物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