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病例
-
WHO:2023年以來 COVID-19死亡病例已大減95%
|生活世界衛生組織26日表示,自從今(2023)年初以來,新冠病毒死亡病例已大幅減少95%;不過病毒仍在突變,而且將有數億人因為長新冠症狀需要長期照護。但好消息是,全球正開始擺脫公衛緊急事件的階段。
-
中國疫情蓋牌拒外國疫苗 業者推港澳打疫苗旅行團搶市
|兩岸中國重開國境,防疫全面鬆綁,但疫情相關資料卻是全面蓋牌。地方與中央各說各的調,外界甚至必須透過火葬場與殯儀館的衛星照片,推敲揣測疫情的真實面貌。中國嚴拒外國疫苗,但卻有中資銀行以外國疫苗作為吸引巨額存款客戶的手段;旅行業者也推出港澳疫苗旅遊團搶市,這都突顯了當局倒行逆施的荒謬作為。香港也已經宣布,16日開始,不幫非香港居民打疫苗了。
-
阿根廷不明肺炎已3病故 9確診者指向同一源頭
|全球南美洲國家阿根廷,雖然在新冠病毒感染人數方面,成長速度大幅趨緩,但近日來又有新的不明原因肺炎出現。目前為止共有9個人感染,其中8人為同一間醫院的醫護人員,另1名70歲、準備開刀的患者,則為最新也是第3名死亡病例。
-
歐洲首例 西班牙接連通報2起猴痘死亡個案
|全球猴痘疫情在非洲以外國家出現首例死亡病例。巴西跟西班牙陸續在當地的29日跟30日,向WHO通報國內死亡案例。西班牙共出現2起死亡病例,也是歐洲第一個出現死亡病例的國家。
-
猴痘首現新加坡與南韓 WHO丹麥舉行會議說明
|全球人畜共通傳染病之一的猴痘,本周在亞洲的新加坡與南韓現身。這種原本侷限於非洲西部、中部地區的接觸性傳染病,5月初在英國爆發以來,已經有42個國家通報了2500多宗確診病例。其中85%的病例集中在歐洲地區。而隨著夏季音樂祭、同志大遊行以及各種慶典活動的舉行,世界衛生組織WHO擔心,可能會加快病毒傳播,因此特地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會議,要向各界說明如何因應。
-
世衛:全球非猴痘疫區確診破千 已29國通報病例
|全球猴痘疫情在多國蔓延,根據世界衛生組織8日數據,已在29個非猴痘疫區,通報超過1000例,不過目前還沒有出現死亡病例;世衛秘書長譚德塞還提到,這些確診病例主要是來自同性性行為的男性,他也擔心猴痘病毒對懷孕婦女和孩童等脆弱族群構成危險。
-
本土+88247/1個月大男嬰猝死後確診 成最小死亡病例
|生活6月1日新增8萬8247例本土病例,中重症新增240例,死亡也有122例,死亡個案中出現2名未滿1歲嬰兒,都是家中猝死才確診,其中1個月大男嬰成為年齡最小確診死亡病例。近期醫療量能緊繃,指揮中心宣布即日起推動專責病房,可由護佐進入協助,津貼為每人每班8小時5千元。
-
堅持清零單日仍20餘萬確診 中國官方指放鬆將有重大災難
|全球中國防疫堅持清零,但疫情不見降溫,24日公布累計確診突破20萬大關,就連首都北京也出現22例本土確診,官方強調管控放鬆將有重大災難,不過疫情似乎改變中國只用國產疫苗的立場,德國媒體報導中國考慮引進BNT疫苗。
-
本土+1210/新增7例中症 食藥署通過莫德納疫苗適用6至11歲兒童
|生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宣布,新增1210例COVID-19本土病例,以新北市410例最多,境外移入新增93例,另有7例中症病例、無重症死亡病例。衛福部食藥署也宣布,通過授權莫德納疫苗適用於6至11歲兒童,劑量為成人的一半,完整接種為施打2劑、間隔28天。
-
讀懂疫情》該不該讓5至11歲兒童打疫苗?兒醫專家李秉穎:利大於弊
|生活本土確診數持續上升,加上爆發多起幼兒園、國小群聚,但5至11歲的幼童目前仍未開放施打疫苗,染疫後是否會造成重症甚至死亡,也引發家長擔憂。ACIP召集人李秉穎醫師今(14)日在疫情記者會上表示,兒童打疫苗是利大於弊;指揮官陳時中也說,相關疫苗也將在數天內召開審查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