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厲行清零,廣州市因為確診數上升,海珠區被列入重災區,有不少當地民眾趕在5日起實施3天「靜默管理」前,連夜開車離開海珠。而廣州當局也已經宣布集體「異地隔離」,廣州地鐵、公車今(7)日宣布部分站點停運,不過這樣的政策再度掀民怨。
世界衛生組織19日表示,目前正追蹤超過300種Omicron亞型變異株,新冠病毒疫情仍是全球公共衛生緊急事件,降低警戒層級仍言之過早。
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31日批准莫德納與輝瑞BNT等藥廠升級版新冠病毒疫苗加強針,以遏止目前主流的Omicron變異株BA.4和BA.5,利於美國政府秋季接種計畫。
最新消息,衛福部專家會議稍早決議,將開放6個月到4歲的幼兒、施打輝瑞BNT疫苗,這也讓家長在莫德納幼兒疫苗之外,多了一個選擇。另外,國內今天新增,1萬5206例的本土病例,是100天以來、單日確診新低;而隨著疫情趨緩,桃園機場今天起、也鬆綁三項轉機禁令。
新冠本土疫情昨天新增2萬多例,比上週日增加900多例、上升4.5%,尤其台北市病例數出現緩升,其他縣市則是下降,有醫師認為,這代表疫情出現反轉,BA.5很可能已經在台北市擴散,不過也有專家指出,BA.5疫情若提早來,未必是壞事,可以降低秋冬季節、新冠與流感雙重流行的風險。
新冠疫情全球確診人數超過五億人,而台灣也有超過四百萬人確診,疫情從之前的急性發作期走向了下一個階段,與疫共處成為人們長期抗戰的日常。社區疫情的擴大、確診病例的增加,也使得民眾不禁感到憂心。「與病毒共存」是這場與新冠病毒戰役的最後一哩路,大人小孩受到的衝擊前所未見,在同舟共濟的時代,做出最壞的打算、最好的準備,自主應變與彈性面對並且多加善用資源,才能避免或降低瘟疫的傷害。
國內目前累計已有4例OmicronBA.5本土個案,感染科醫師提醒,變異株仍有可能在社區再度掀起流行,9月後確診人數可能回到單日5萬,目前仍建議民眾,打滿至少3劑疫苗,防疫還是不能鬆懈。
為因應Omicron變異株BA.4、BA.5可能擴大傳染,歐洲藥品管理局7日對今年秋天使用針對Omicron變異株的次世代疫苗持開放態度,9月有機會批准。中國方面,北京市宣布11日起進出公共場所必須出示接種證明,部分民眾認為此舉影響生活。另外,地中海島國賽普勒斯疫情升溫,重新祭出室內口罩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