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佇30宣佈,就算新冠疫情可能會漸漸穩定,毋過目前全世界的疫情,猶是達到WHO上懸級的警戒,暫時無降級空間。毋過美國拜登政府是按算5/11,共疫情緊急狀態結束。這項消息對其他國家的防疫措施,可能攏會受影響。(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
美國拜登政府則計畫在5月11日,正式結束美國因疫情而宣布的緊急狀態,但紅十字會指出,全球各國針對未來可能爆發的疫情,都還沒做好因應的準備。世衛組織也表示,儘管新冠疫情可能接近轉折點,但目前仍構成WHO最高級別的警戒。
世界衛生組織19日表示,目前正追蹤超過300種Omicron亞型變異株,新冠病毒疫情仍是全球公共衛生緊急事件,降低警戒層級仍言之過早。
世界衛生組織針對全球首宗猴痘人傳狗案例,於17日呼籲患者避免與寵物接觸,表示此案並非特殊,意思是狗可以被感染,但不代表自此會狗傳狗或狗再傳給人。
世界衛生組織5日公布最新數據顯示,2020到2021年間染疫病故人數有1490萬,比國際向世衛通報的540萬高出2.75倍。其中被估死亡470萬的印度,就對世衛的高估不以為然。
世衛組織28日公布調查報告,至少21名受雇於該組織的人員,2018到2020年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簡稱民主剛果),協助因應伊波拉疫情期間,犯下性侵與性剝削的惡行,導致多人懷孕甚至墮胎,年紀最小的受害人年僅13歲。世衛祕書長譚德塞為此致歉,承諾將嚴懲相關人員,並對WHO進行改革。
由世衛專家組成的「大流行防範和應對獨立小組」12日表示,世界各國對新冠病毒反應遲鈍,以至於爆發時想遏止為時已晚,並呼籲世衛改革,秘書長限制為一任,減少政治影響。 全球感染新冠病毒不治已超過330萬人,也重創經濟,世界衛生組織以及各國政府在對抗疫情的表現上,就像「有毒的雞尾酒」;這是根據去年在世界衛生大會宣布成立的大流行防範和應對獨立小組(IPPR) 報告所提。報告指出,世衛去年1月30日宣布疫情構
世衛組織WHO趕在世界衛生大會月底召開前,7日正式批准中國國藥集團疫苗的緊急使用權,成為第一款被WHO批准、非西方國家製造的疫苗。WHO對國藥疫苗放行,等於替各國是否使用國藥疫苗背書。但本星期稍早,根據WHO的評估,國藥疫苗對60歲以上族群的保護力明顯不足。 世界衛生組織7日批准,中國國藥集團北京生物疫苗的緊急使用權,也成為中國第一款被世衛組織批准,由非西方國家所生產的新冠疫苗,世衛強調,國藥疫苗
為了防止未來再度出現類似於新冠肺炎的全球大流行,有23國領袖聯署,將和世衛組織以及歐盟高峰會,共同制定新的國際衛生條約,來強化各國合作。除此之外,世衛組織也在30日公布病毒溯源調查,但卻被歐美14國質疑,就連秘書長譚德塞也認為中國沒有提供完整數據。 新冠肺炎爆發至今共造成1.2億人染疫,死亡人數突破280萬。為了避免未來再有類似全球大流行發生,23國領袖連署將與世衛組織和歐盟高峰會,共同制訂新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