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歲前立委余天昨(25)日傳出因中風住院消息,其妻李亞萍證實,余天前幾天出現小中風前兆,檢查發現脖後有兩根血管堵塞,腦部也有血塊,幸好及時就醫,已吃藥住院觀察。醫師指出,中暑與中風初期症狀相似,如何把握黃金治療期,精準掌握病況,有賴以下3步驟。
新冠疫情全球確診人數超過五億人,而台灣也有超過四百萬人確診,疫情從之前的急性發作期走向了下一個階段,與疫共處成為人們長期抗戰的日常。社區疫情的擴大、確診病例的增加,也使得民眾不禁感到憂心。「與病毒共存」是這場與新冠病毒戰役的最後一哩路,大人小孩受到的衝擊前所未見,在同舟共濟的時代,做出最壞的打算、最好的準備,自主應變與彈性面對並且多加善用資源,才能避免或降低瘟疫的傷害。
COVID-19急性感染後徵候群,也就是俗稱的長新冠,它的症狀多變,且與其他疾病有高度雷同,因此也容易讓人產生誤判。台中一名確診後痊癒的患者久咳不癒,以為是長新冠,結果檢查才發現是肺結核,另一位老師則是肺活量不足,積極以中醫治療後才復元。
全球在疫情期間,許多人因為封鎖而減少或中斷運動習慣,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在疫情期間,還是維持每週中等運動強度150分鐘,或高強度運動75分鐘的量最好;而這陣子台灣疫情爆發,運動保健專家提醒,有運動習慣但大病初癒的人想回「運動正軌」,要循序漸進。
日本和法國的研究團隊,日前研發出「機械第6指」,透過感知器偵測手臂的肌肉活動,發出訊號就能驅動手指。目前尚未進入實用階段,但研究團隊表示,會強化驅動系統,讓機械手指幫助人類日常活動。
台南環保局一名黃姓清潔隊員,2018年工作時跌倒昏迷,住進台南某護理之家照護,但不到3年時間,身體狀況每況愈下,從原本可以言語、抓癢,變成植物人,最後不幸過世。親友擲筊也未獲允杯火化,至今8個月遺體仍在冰櫃,家屬怒告護理之家害命,全案正由南檢釐清死因。
隨著年齡增長,許多人容易出現腦力退化、身體行動不便的情況。日本琦玉縣就有一群高齡者,因為熱衷電競遊戲,組成了一個高齡電競協會,每個週末假日,都會聚會一起玩遊戲,不只鍛鍊腦力,還能促進身體健康,對訓練腦力跟認知能力的效果相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