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
-
降血脂藥物「普羅布考」 有助修復腦損傷
|生活遭到外力撞擊的腦損傷個案,在國內每年大約有10萬案例是中重度腦損傷,目前還是無藥可醫。不過國衛院最新研究發現,傳統用於降血脂的藥物「普羅布考」,有助於改善腦損傷所引發的認知障礙。
-
罕病治療藥一劑4900萬 首例健保給付通過
|生活健保署從今(2023)年8月開始,給付罕見疾病脊髓-肌肉萎縮症(SMA)的基因治療藥物「諾健生」,一劑治療費用高達4900萬元,創下最高紀錄。而第一例健保給付的對象,是一名住在南部地區未滿6個月嬰兒,已經完成審核程序。
-
糖尿病針劑用於減肥 美國禮來藥廠市值超越台積電
|全球減肥不僅是為了愛美,更是為了健康。全球商機越來越大,近年來俗稱「瘦瘦針」的糖尿病與減肥雙效針劑,因為控制食慾效果明顯大受歡迎。製造商丹麥藥廠諾和諾德日前公布一項5年研究顯示,旗下減肥針Wegovy能降低2成中風心臟病等嚴重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有助納入醫療保險給付;美國藥廠禮來也有同類型的減重針劑即將上市。兩者股價雙雙飆漲,禮來市值甚至超過台積電,站上全球第11位。
-
癌症次世代基因定序助精準投藥 預計明年納健保給付
|文教科技癌症已連續41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1位,不少癌症患者使用標靶藥物或免疫療法治療前,都會做「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再決定使用哪種標靶藥物,不過檢測價格昂貴,並非人人負擔得起。對此健保署長石崇良證實,預計次世代基因定序明(2024)年納入健保給付項目,但細節仍待討論。
-
金門病院舞毋著「克流感」劑量 囡仔貪眠睏2日
|金門有一名4歲的查某囡仔發燒去予醫生看,金門醫院的值班醫師紙本有開「克流感」,拍入去電腦煞寫做是大人的藥仔量,致使囡仔食落去煞睏2工。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這款失誤會了解經過才來理清責任。(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
-
美FDA批准與日合作新藥 可望減緩初期阿茲海默症
|全球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昨(6)日正式核准日本與美國製藥公司,合力開發的阿茲海默症新藥「侖卡奈單抗」(Leqembi),並讓這款藥納入「聯邦醫療保險」給付的範圍。不過,專家強調這款藥只適用於輕度認知障礙,或輕度認知症階段的患者,如果症狀惡化就不宜使用。
-
幼兒園餵藥案/36童毛髮均未驗出巴比妥等藥物 新北檢:有高度準確性
|社會新北市地檢署29日下午公布板橋幼兒園36位學童毛髮檢測,可回溯3至6個月內的藥物施用狀況,結果均未驗出巴比妥類及苯二氮平類藥物。新北地檢署表示,毛髮檢測有高度準確性,不會有偽陽或弱陽反應問題。
-
1劑4900萬諾健生8月納健保 健保署採分期付款並設門檻
|社福人權健保署今(2023)年4月放寬納入2款脊髓肌肉萎縮症(SMA)用藥給付,宣布8月將基因治療藥物諾健生同樣納入健保,一劑要價4900萬元,採取分期付款,限制只有出生半年內的新生兒發病,且有基因變異才符合用藥門檻,讓病友大嘆看得到吃不到。
-
美實驗讓老狗服用抗癌藥物 研究抗老新解方
|全球比起延長壽命,其實更多人希望能健康老化。美國有研究團隊朝這個目標展開一系列研究,他們實驗的對象是目前被用來抗癌的藥物「雷帕黴素」,初期先使用在老狗身上,觀察是否能夠有效延緩老化速度。
-
藥物摻入強效毒品及動物鎮定劑 美藥物過量致死創新高
|全球美國陷入史上最嚴重的藥物過量危機,在去(2022)年,有10萬多人因此喪命,其中大多是和合成鴉片類毒品「芬太尼」有關,這種毒品效果比海洛因強50倍,近來更出現摻入動物用強力鎮定劑的混合藥物,使用後會讓人長時間昏迷,還會導致皮膚潰瘍,甚至截肢,非常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