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
-
-
德國柏林消費電子展登場 AI節能家電成亮點
|全球已有近百年歷史,全球規模最大消費電子展之一的柏林消費電子展,9月1日正式登場,今(2023)年規畫有13個展區,人工智慧科技結合家用電器成為一大亮點,而台灣也有企業參展。主辦單位預估今年將有1300億台幣的商機。
-
超過20年未修法 《電子簽章法》修正草案挑戰多
|政治數位發展部6月公告《電子簽章法》修正草案,包括醫療、法律及壽險界都有人支持,但實務上包括如何驗證、如何精準分級都還有許多挑戰,數位發展部回應,希望努力排除實務面上的困難,未來法案上路後也有3年緩衝時間。
-
-
《電子簽章法》預告修正草案 電子簽章功能將同實體
|產經因應數位發展趨勢,美、英、日、韓等國,都已經立法推動電子簽章。而台灣的《電子簽章法》已經上路20年,但這段期間陸續有排除條款,或是界定不足等情況發生。因此數位部預告《電子簽章法》修正草案,將明定電子簽章的功能等同於實體簽章,以及區分電子簽章和數位簽章等相關內容,成為法案上路20年來的首次翻修,也是數位部第一次單獨提案修法。
-
明德外役監將試行電子手環 即時定位受刑人動態
|文教科技明德外役監受刑人林信吾,去(2022)年返家探視時逾假未歸,犯下台南殺警案。今年也陸續出現受刑人脫逃等情形,近10年統計更多達49起。矯正署則決定從下月開始,建置科技輔助監控系統,只要受刑人離開監所,就要戴上電子手環進行即時定位,掌握動態,預計由明德外役監先行。
-
全台首創電子病歷交換平台 跨院治療照護無縫接軌
|生活台灣電子病歷雖然已普及化,但各醫院的資訊格式不一,導致病歷難以交換,即使有健保雲端系統,也只能看到部分檢查影像,且非即時。新光醫院和北市聯醫陽明院區合作,全台首創整合最新電子病歷平台,讓腦中風急性後期照護個案,下轉至區域醫院復健治療也能無縫接軌,同時紓解醫學中心一床難求的塞車問題。
-
電子發票平台出現資安漏洞 唐鳳:促機關強化密碼
|政治國內資安事件頻傳,日前有民眾發現,財政部電子發票平台出現資安漏洞,還有民眾在誠品網路書店買書後卻接到統戰電話,質疑誠品個資外洩。為此立法院交通委員會上午特地邀請數位發展部及財政部進行專案報告,數位發展部長唐鳳強調,將宣導各機關全面強化系統帳號密碼強度,避免類似事件再發生。
-
台灣好行45條路線推電子票半價優惠 盼搭乘人次恢復疫前水準
|生活為強化疫後經濟、促進國旅活絡,觀光局從明(20)日開始到2025年8月31日止,民眾只要持電子票證搭乘45條台灣好行路線,即可享半價優惠。觀光局表示,票價優惠只是第一步,接下來將持續增開班次,並新增景點串遊路線希望藉由服務的提升,讓搭乘人次逐步恢復到疫情前水準。
-
台鐵設電子輔助瞭望員 列車接近警報提醒臨軌人員
|文教科技2021年4月台鐵太魯閣號在清水隧道前,撞上滑落軌道的工程車,釀成台鐵有史以來最嚴重死傷事故。台鐵去(2022)年底開始建置電子輔助瞭望員,由高雄科大開發這套預警裝置,目前在全台7處完成安裝,列車接近時,臨軌作業人員都可以接到提醒,以此作為人工瞭望員的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