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經濟陷入困境,健保經費短缺,導致病患延誤治療。特別是心臟科,不少人被迫中斷就醫,導致感染新冠肺炎後併發心臟病死亡。同時還有好幾千名的心臟病患者,等待轉診已經超過1年,排不到大型手術,恐怕會危及性命。
就在全球瘋世足的氣氛下,美國一名體育記者華爾,在報導世足8強賽事時,疑似因為心臟病發作,倒在媒體採訪區,醫護人員緊急對他實施CPR心肺復甦術,送醫後仍宣告不治。
台東縣心臟病死亡人數逐年增加,心臟病死亡率也是全國最高。台東馬偕醫院心臟科醫師表示,台東縣地形狹長,距醫院最遠有60公里,傳統心律監測器監控偏遠地區病患心跳和判斷治療能力受限。現在有一家醫療器材企業,特別捐給台東10套新型植入心律監測設備,提供弱勢、高危群的心臟疾病患者免費使用。
新竹一个一歲的嬰仔今年5月確診,經過治療恢復健康,想袂到最近閣確診第二擺。醫師發現嬰仔這擺的病毒量比頂回閣較懸,醫師煩惱是毋是嬰仔穢著新冠病毒,產生抗體的能力有較無好。
衛福部公佈舊年國內10大死亡原因的統計,癌症連續40年排佇第一名,其中肺癌已經連續18年攏排頭名。醫師也提醒民眾愛定期健康檢查,特別親像肝佮腰尺,若無深入檢查,是真僫發現有問題。除了癌症、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也攏是前幾名。
中風或心臟病發通常就在一瞬間,讓人措手不及。不過,澳洲科學家最近開發出一款微流體晶片,一滴血就能夠預警是否有中風或心臟病發的風險,科學家宣稱未來幾年內就可以廣泛應用,就像新冠病毒的快篩劑一樣方便。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心血管科學中心研究人員,正在研發一款修補受損心臟組織的水凝膠。目前以老鼠所進行的動物實驗中,顯示帶有重生幹細胞的凝膠,直接注入心臟後,會讓受損的組織自然癒合。這項新療法一旦成熟,將可取代傳統的心臟移植手術,對全球每年數以千萬的心臟病患者,將是一大福音。
今年醫療奉獻獎有八位醫療從業人員獲獎,包括台灣兒童心臟學之父的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呂鴻基,以及長年在屏東內埔鄉服務中低收入、榮民及受刑人的牙醫師黃常智等人。總統蔡英文接見,肯定他們為台灣醫療所做努力及奉獻。
世界衛生組織一份新的研究報告指出,長時間工作會增加中風、心臟病等死亡風險,而在疫情封鎖、居家工作期間,情況可能會更惡化。 世衛組織和國際勞工組織聯合進行的全球研究顯示,工時過長的趨勢在2000到2016年間逐年增加,跟每週工作35到40小時相比,每週工作55小時或更多的人,心臟病與中風致死機率大增。2016年有將近75萬人因為相關原因喪命,受害者有72%是中年以上的男性,而且過長工時的負面效應,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