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疫情升溫,國內是否仍存在缺藥問題?中國央視報導相關藥物都已送往基層,而中國《新京報》記者實地走訪西南某縣農村,直擊鄉村診所面臨缺藥,更有長者無藥可服,以偏方來緩解症狀。
中國近期逐步放寬疫情的封控管制,但世衛組織擔心,如果降低篩檢數量,會造成官方統計更加不可信。同時也呼籲中國,提出更詳細的疫情資訊,並接納更多國外所支援的新型疫苗,提高施打率。
本土BA.4、BA.5疫情開始在社區傳播,昨(15)日一口氣新增33例BA.5本土個案,還出現首例BA.4個案,疫情指揮中心預估,8月底疫情升溫,有醫師擔憂,9月遇到開學,幼兒跟青少年族群因為疫苗打得較晚,恐怕成為群聚高危險族群,因此呼籲家長盡快帶孩子去打疫苗。
國內首起BA.5家庭群聚案,原本懷疑感染源頭是指標個案的工作地點,但職場接觸者定序出爐,卻是和目前國內本土疫情相同的BA.2,對此有專家認為,感染源來自社區的可能性較高;另外也因應BA.5疫情,專家建議指揮中心,至少到今年底前,口罩等防疫措施最好都不要鬆綁。
全球新冠疫情再度升溫,世界衛生組織指出,過去兩週,全球新冠病例增加三成。加上病毒持續變異,除了BA.4和BA.5,更在印度發現BA.2.75的亞型變異株。此外,中國疫情仍未見降溫,上海又傳出群聚感染,週二無預警宣布,三天內進行兩度大規模篩檢,並採取封控管理,有民眾就抱怨沒有自由。
成大醫院研究發現中症病童,染疫後1個月的血液,有五分之四的兒童,血液中對抗Omicron病毒的中和抗體濃度不夠,甚至有五分之ㄧ的兒童,中和抗體極低,以這份研究來看,只有2成兒童有足夠的抗體。成大小兒感染科醫師沈靜芬就建議中央,讓孩子檢測血中抗體濃度,太低就開放提前打疫苗,而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的專家小組,也在15日會議中,批准5歲以下兒童,接種輝瑞和莫德納疫苗。
美國食品暨藥物監管局(FDA)的專家小組,建議批准Novavax研發的新冠疫苗,投入疫苗接種市場。根據藥廠的臨床試驗,這款疫苗在預防新冠病的防護力,達到9成以上,副作用也比其他品牌低,因此獲得專家們支持。
台大醫院小兒心臟科主治醫師林銘泰5日於臉書分享,一名10歲男童確診新冠肺炎輕症,康復後出現孩童多系統炎症徵候群(MIS-C),一度入住加護病房搶救,引發家長擔憂。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今(6)日參與指揮中心記者會,親自解析MIS-C前兆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