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
-
澳洲婦人鬱卒求醫 8公分長蛇類蝒蟲藏腦內
|澳洲有一名婦人人一直走腹、腹肚痛,閣定定隨講隨袂記,到病院檢查,醫生煞咧伊的腦部發見著一尾8公分長的寄生蟲。專家也講這款寄生蟲定定出現佇袋鼠、蛇的身軀頂,出現佇人類煞是頭一改。(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
-
澳婦人腦部赫見8公分活蟲 疑觸蛇糞寄生蟲感染
|全球澳洲一名64歲的女性病患2年前持續腹痛、腹瀉,還有乾咳、發燒以及夜間盜汗的症狀,看醫生也治不好;一年後更出現健忘和憂鬱等情況,到醫院做磁振造影(MRI)判斷有異常,要再做進一步檢查時,醫生赫然在她的腦子裡找到一隻8公分長的蠕蟲。這種寄生蟲在蟒蛇的身上常見,但卻是第一次在人體被發現。醫生推斷,這名病患採集草本植物,烹調以後食用,可能因此接觸到蟒蛇帶有寄生蟲的糞便。
-
澳洲婦人久咳不癒惡化成健忘 首見蛇蛔蟲寄生人腦
|全球國際期刊《新發傳染病》今(29)日發表研究,一名64歲澳洲婦人出現咳嗽及發燒等症狀就醫,發現腦部遭通常以蛇為宿主的「羅氏蛇蛔蟲」寄生,為世界首例人類被蛇蛔蟲寄生的病例。
-
找出下個可能大流行的病毒 專家駐墨國猶加敦採集樣本
|全球新冠疫情看似平息,在各國恢復日常同時,科學家持續偵查生物共通的傳染病毒。以法國和墨西哥為首的跨國研究計畫,在猶加敦半島採集生物DNA樣本,希望找出下一個可能造成大流行的病毒。
-
COVID-19調整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 一文了解防疫降級有何影響?
|生活隨疫情趨緩,自5月1日起COVID-19將從第五類法定傳染病調整為第四類,指揮中心也在同日解編。第四類法定傳染病是什麼?日本和美國也將防疫降級,世界衛生組織預計解除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對疫情管控有哪些影響?
-
5/8日本取消防疫境管 只針對有症狀旅客隨機抽檢
|全球日本外務省今(3)日宣布自5月8日起,新冠肺炎將降級到第5類傳染病,現行的邊境管理措施也將同步取消,改為傳染病基因監測(感染症ゲノムサーベイランス),只針對有相關症狀的入境旅客,隨機進行基因序列分析。
-
預估春節後調降新冠傳染病類別 未來一年2劑疫苗防重症
|生活新冠肺炎疫情延燒3年,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日前表示,預計春節過後,可能會先調降新冠傳染病類別,等到疫情流感化,加上防疫工作也常態化,指揮中心才會考慮退場。但是,由於新冠病毒仍不斷突變,推估未來1年仍得打兩劑疫苗,才能降低感染或重症。而今(31)日晚上就是跨年夜,醫師提醒,因應近期國內疫情升溫,參加跨年務必戴好口罩,攜帶酒精等物品,才能降低染疫風險。
-
中國1/8起開放入境免隔離 一文看懂新冠肺炎降級新制
|全球疫情升溫之際,中國宣布將新冠肺炎更名為「新冠感染」,並自明(2023)年1月8日起,降低COVID-19疾病類別,取消入境人員的核酸檢測和集中隔離。為什麼採取新措施?台灣是否跟進降級?一文了解中國防疫新制。
-
油價大漲衝擊乾淨水源運送 海地霍亂疫情再起逾7死
|全球台灣中美洲友邦海地,12年前曾經因為強震汙染水源,爆發霍亂疫情,導致上萬人死亡,3年前好不容易才平息,最近又因為國際油價高漲,導致物流業者無法將乾淨的飲用水分送到全國,霍亂疫情再起,已經出現7到8人的死亡病例。
-
猴痘疫情蔓延快速,世界各國有哪些觀察?【獨立特派員】
|環境猴痘在各國迅速蔓延,也被WHO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在發疹的時候傳染力最強。以往猴痘病例主要都發生在中非和西非,這次為什麼會在非洲以外國家流行,到現在科學家們還是感到不解。要如何面對這些更為頻繁的新興傳染病,對各國來說都是項嚴峻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