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一位謝小姐,在8年前接受腎臟移植手術後,卻引發面部帶狀疱疹,差點影響到腦神經和視神經。台中榮總表示,這是因為器官移植患者,必須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避免排斥,但卻也讓病毒再度活化增殖,引發帶狀疱疹,其中以接受心臟移植的罹病風險最高,是正常人的14.34倍,這項研究也登上國際期刊。
全球豬心移植人體的首例病患57歲的大衛班奈特,在術後2個月,證實已在8日辭世,醫院沒有透露死因,只表示在死亡前幾天大衛的情況突然惡化,馬里蘭大學表示將在學術期刊發表相關結果。
波士頓一所醫院遭指控,拒絕替一名沒打新冠病毒疫苗的病患進行心臟移植手術,院方僅表示這種手術都有類似要求,為的是提高病患生存機會。至於這場疫情何時結束?美國超過八成民眾認為,疫情只要流感化,就永遠不會消失。
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中心10日宣布,成功的將基因改造過的豬心,移植到一位57歲瀕臨死亡邊緣男子、大衛班奈特身上。這場全球第一例的豬心移植手術,全程費時七個小時,術後三天以來班奈特情況尚稱良好。
過去對於器官衰竭的病人,在醫療上能提供的資源有限,但器官移植技術日漸進步下,讓病情嚴重的病人獲得重生的曙光。萬芳醫院創院25年來首次執行多重器官移植,器官受贈者也紛紛康復出院。
南美洲的委內瑞拉,曾經有非常成功的器官移植系統,不過,2019年起在美國的經濟制裁之下,長年提供器官移植計畫經費的機構斷了財源,單是今年以來已經有25名兒童,苦等不到移植手術,抱憾而終。
台大醫院去年一名腦死病人的器官捐贈手術,過程中,病人心肌梗塞猝死。台大啟動心臟死後器官捐贈流程,在不使用葉克膜輔助下,成功完成器捐作業。事後,受贈肝臟者恢復良好,今天特別舉行年度記者會,告訴等待器捐者這個好消息。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我為什麼特別挑這一個做為我們整個年度記者會的主題,因為他就一直符合我強調的,我們台大醫院是世界一流的大學醫院,要瞄準未來,要針對現在未解決的問題去做。那另
台灣從1987年開始進行心臟移植手術,至今已邁入第34個年頭;其中有一例換心人李秀英小姐存活超過30年,成為全亞洲存活最久的換心人。 今年53歲的李秀英,30年前因嚴重心肌病變到院時,已呈現休克狀態;後來醫師告知她的父親需要換心,在震驚之餘,選擇相信醫師,最後換心手術順利。不過因長期服用抗排斥藥物,在這30年中連續罹患了兩種癌症,但都成功克服,成為全亞洲存活最久的換心人。 換心患者李秀英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