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滿週年 基輔哀悼陣亡官兵
鄭惟仁 吳其昌 梁雁/編譯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俄烏戰爭屆滿一週年,烏克蘭首都基輔的教堂,在午夜12時整響起鐘聲。過去365天,俄烏雙方的兵力折損加起來已經有30萬人,平民傷亡大約2萬到4萬人。有多達800萬烏克蘭人,出逃到其他國家,留在國內的也有500萬人流離失所。烏克蘭經濟也受到重創,去(2022)年的GDP大跌30%,戰後重建經費估計要3490億美元,相當台幣10.6兆。
演奏著烏克蘭國歌,從聖米迦勒金頂修道院傳來的鐘聲,打破午夜寧靜,但這一晚,烏克蘭沒有人是內心平靜。
俄烏戰爭開戰一週年,西部大城利維夫以莊嚴的儀式哀悼犧牲的軍人,民眾面對毫無停戰跡象的未來,心中惴惴不安。
烏克蘭基輔居民可希妮亞表示,「其實我比一年前還感到害怕,無法預期任何事情,真的非常不容易。」
中國外交部24日公布,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其中有12點立場聲明,但並未提到戰爭或侵略,也未呼籲俄羅斯撤軍,反而提及反對未經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的單邊制裁。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認為,中國開始談論烏克蘭是好事,還強調中國總是強調尊重領土完整,就應該敦促俄羅斯離開。
澤倫斯基指出,「我打算跟習近平會面,我認為這有利國家與世界安全,我們與中國的貿易額很巨大,不只這場戰爭的議題要談,還要討論兩國之間的經濟關係。」
G7七大工業國集團也召開線上會議,會後發表聯合聲明,將追加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並提供滿足烏克蘭需求的軍事支援,與追加提供人道援助。
然而目前戰火陷入膠著,專家分析,戰事是否會升級的關鍵時間點,就在這個春天,中國接下來的動作也將影響大局。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政治學教授埃雷拉提及,「俄羅斯已動員更多兵力,烏克蘭正在等待及倚靠西方支援,包括美國和歐洲的盟友,中國將會審視與西方經濟相互依存的局面,考量西方的制裁或懲罰行動,來決定是否給俄國致命性援助。」
俄羅斯總統蒲亭近來大動作宣布要提升核武能力,俄烏究竟何時才會停戰,仍舊難以預測。
徐珮華/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