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獨立日 美國務卿布林肯重申支持烏抗俄
徐家仁/編譯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這個月24日是前蘇聯解體前夕烏克蘭發表獨立宣言屆滿31年的紀念日,而前一天也就是23日則是2004年烏克蘭公告為國旗日的18周年。烏克蘭政府指控俄軍有意對平民設施發動攻擊,因此基輔市區到24日之前禁止集會。而在名為「克里米亞論壇」的視訊會議上,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重申支持烏克蘭隊抗俄軍。
俄羅斯出兵攻打烏克蘭到8月24日剛好屆滿6個月。這一天也是1991年烏克蘭在前蘇聯解體前夕發表獨立宣言的日子。同時在2004年前總統庫契馬任內,把獨立紀念日稱為國旗日。不過在戰爭的陰影下,基輔當局禁止市區的大型集會,只有總統澤倫斯基率領官員與3軍儀隊舉行升旗典禮。
至於在外交場合,包括歐盟與北約組織主要國家的領袖或外交首長分別以視訊在第2屆克里米亞論壇上發言,誓言支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示,「祝大家獨立紀念日快樂。尊重烏克蘭的獨立是論壇的核心價值,就如同每個國家的主權與領土完整必須受到尊重。而我們卻看到俄軍在佔領區,進行屠殺與壓迫。」
由澤倫斯基倡議的克里米亞論壇,在2021年也就是俄軍發動攻勢的半年前召開首次會議,但今年2月24日俄烏開戰。幾次的外交折衝,除了恢復烏克蘭穀物外銷,沒有達成任何協議。
開戰半年來儘管歐美對俄羅斯發動空前嚴厲的經濟制裁,也提供重型武器給烏克蘭,西方媒體更是一面倒地站在烏克蘭這一邊。但俄軍除了開戰初期對基輔的攻勢不順利,在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逐步佔領重要據點,在南部也拿下濱臨黑海的港口城市馬立波還俘虜2400多名號稱烏克蘭戰力最強的亞速營人員。不過東北部的哈爾科夫、南部的赫爾松周邊,雙方仍持續交火。
在雙方都完全不透明的人員裝備損失數字之外,俄烏戰爭在經濟上的衝擊更是難以估計。以歐盟為主的西方國家,聲稱要逐步減少並停止採購俄羅斯的能源。但能源價格高漲不僅讓俄羅斯荷包滿滿,也讓歐美乃至於全球面臨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經濟制裁的得與失,還很難下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