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合一大選/確診黑數恐大增?醫師:投票做好防疫可降染疫風險

朱鳳治 吳其昌/綜合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從昨(21)日開始確診的民眾,沒有辦法在週六出門投票。有專家示警,未來幾天確診黑數勢必大增,呼籲民眾在投票過程中做好防護,不過也有學者和醫師認為,投票是有秩序的活動,只要做好防疫措施,動線安排得宜,因為有接觸選票、印章等物品,投完票趕快洗手,就能把染疫風險降低。

星期六就是投票日,從21日起確診的民眾,就代表無法出門投票。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認為,基於人性,未來幾天沒有主動通報的確診黑數勢必大增,尤其確診痊癒後超過3個月,又沒有接種次世代疫苗的高風險族群,最好不要去投票。

施文儀指出,「這些人要慎重地考慮,要做好的保護,做好的評估。那最近(確診人數)會開始下降,很顯然地,大家為了要去投票,很多人會投機取巧。」

不過有學者認為,投票場所是有秩序的活動,民眾也會遵守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等原則,加上國人的整體免疫保護力已經有達到60%,一般民眾已經可以回到疫情後的新常態生活,慢性病族群雖然要提高警覺,但不要因噎廢食。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說道,「免疫缺乏的族群,有慢性病這些人,我認為就是說這個部分大家要提高警覺。如果你已經打過次世代疫苗不用擔心,如果你已經6月底以後感染的,包括BA.2跟BA.5也不必擔心,因為有自然感染。」

北市聯醫醫師姜冠宇表示,「事前要看選舉公報,知道自己要投給誰,這樣現場才能夠說投得乾淨俐落,趕快投完趕快閃趕快離開,那我想這樣子就可以把感染的機會大幅地降低。」

醫師姜冠宇表示,因為有接觸選票、印章等物品,離開投票所一定要洗手,就能有效降低染疫風險,而當天投開票所的動線安排也會決定感染風險的高低,高風險族群盡量少跟人接觸聊天。

相關議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