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洛西訪台行程馬不停蹄,上午10時入總統府,由蔡英文率領副總統、內閣團隊接見國會訪問團。總統親授裴洛西「特種大綬卿雲勳章」,裴洛西發表感言提及,「台灣是一座韌性之島」,台灣的故事就是一群熱愛民主自由的人們的故事,並強調美國要與台灣站在一起。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率拜訪總統蔡英文,2人會談後於上午11時50分舉行國際媒體見面會,並接受《中央社》、《彭博新聞社》及《朝日新聞社》記者提問。對於媒體問及,未來是否有更多高層訪台,蔡英文是否有機會赴美國會演說,以及對中國反應的看法,裴洛西回應,中國過去雖然一直阻礙台灣參與國際,但卻無法阻止台灣友人到台表達支持。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中國也再祭出對台食品禁令,台南一名蔡姓台商,支持贊助經費和民代合作,端出111碗的「民主魚粥」宴請鄉親,以行動支持本土農漁產品。
六四天安門事件即將屆滿33週年,香港在過去多次舉辦晚會紀念,但是在2020年港版國安法上路後,前兩年有民主派人士點燭光紀念就被逮捕,因此這回,將成為首次沒有辦理活動的一年,也讓台灣成為兩岸三地,唯一舉辦六四紀念的地方。民間團體當天會在中正紀念堂辦理活動,亮點是要公開重新打造的港大「國殤之柱」,並喊話中國要盡快民主化。
俄羅斯入侵後,烏克蘭成了戰場,全世界都受到影響。面對擁核自重的俄羅斯,歐美謹慎應對,避免挑動第三次世界大戰。學者觀察,歐洲東部幾乎每10年就會發生一次衝突,停火只是為了再奪取更多資源的準備。現在逾300萬的難民進入歐洲,為歐洲帶來人道救援的重大挑戰。
在當代民主政治複雜且專業的立法過程中,公民投票雖然具有直接民意的基礎,但仍舊只是民主運作的「輔助機制」。透過專責的政府部門、立法機關,才是當代民主政治、代議政治正常運行的軌道。
十年前引爆阿拉伯之春民主風潮,現在碩果僅存的突尼西亞,面臨民主制度崩潰。總統薩伊德在今年稍早的時候,解散國會、罷免總理,獨攬大權,結果這個星期又宣布,要延長國會停擺,會在明年舉行全民修憲公投,但這次的修憲公投,是會讓他更獨裁,還是能回歸到民主制度,也引發國際關注。
2021台美日三邊印太安全對話上午舉行,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以影片發表演說,他提到台灣表現捍衛民主的現實,總統蔡英文強調,沒任何外在壓力,可以動搖台灣對民主的承諾。
尼加拉瓜宣布與我國斷交後,隨即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引發國際關注。美國白宮發言人莎琪,批評尼國當權者,讓他們人民損失台灣這個可靠的民主夥伴,同時美國也鼓勵所有重視民主法治的國家,擴大與台灣的往來。
由美國總統拜登主持的首屆民主峰會9日登場,超過一百國視訊與會,拜登宣布以4.24億美元支持各地民主活動,不過巴基斯坦臨時退出,中國官媒認為這場峰會根本是美國以結盟對抗中國的手段,並播出專題反諷美國的民主是用錢堆砌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