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補貼每戶可領3萬 一次性補助設排富條款
吳雅瑜 陳昌維/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央行在去年連續升息4次,也讓房貸族的壓力加大。而內政部提出房貸補貼方案, 只要符合條件,就能獲得3萬元的一次性補助,但有學者認為,政策有瑕疵、真正需要幫助的人,並領不到。
國內物價驚驚漲,民眾荷包大縮水,央行去年又4度升息,累積升幅2.5碼,房貸利率連帶上漲,對於背負1000萬元房貸、20年期本息均攤的民眾而言,相當於每個家庭每月要多繳3000元,讓房貸族是叫苦連天。
房貸族表示,「在第一次(升息)漲息之前,有先把它一部分繳清,基本上大概現在只剩下一半的房貸,不過就是相對至少有漲到一兩千跑不掉,就變成說很多東西要縮減,例如說娛樂費就會,或是說旅行東西就會縮減一點點這樣子。」
為了減輕民眾房貸壓力,內政部提出房貸補貼方案,家戶所得在120萬以下,自用、名下僅1房,以及貸款在一定額度下等條件,即可獲得3萬元的一次性補助。但學者認為,各地區房價不同,此制度的設計不合理。
政大地政系退休教授張金鶚指出,「850萬在雙北的情況下,可能只有小套房,那小套房也可能是,買的人是一個投資客也不見得,當然他可能買了房子租給人家,第一次首購族也可能啊,真正的需要的人不見得得到的情況下,我是覺得在這個資源的分配上,並不清楚達到怎樣目的。」
民間團體也說,政府推出租金補貼、房貸補貼及建立青年購屋積金制度,但台灣高房價才是真正的關鍵問題。
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呂秉怡表示,「弱勢基本上應該如何讓他租得安心,不論透過社會住宅政策,或民間的租屋市場裡面,讓他租得起租得安心,至於青年如果有購屋的一個需求,這樣子的一個一次性的3萬塊,一個貸款的補助的話,幫助的金額也非常有限,大概頂多像是在街頭的刮刮樂,去抽到一張小獎這樣的效果而已。」
呂秉怡表示,要解決年輕人買不起房、政府應勇於面對高房價議題,並藉由稅制改革、金融管制,應把房價控制在適當的價格區間內,才能逐步讓房價回歸合理的水準。
王介村/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