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
-
蜂蜜純不純,摻偽嚴重難辨【獨立特派員】
|環境長期以來蜂蜜摻偽情形嚴重,坊間流傳各式各樣辨別真偽的方法,例如加水搖晃看起泡狀況,或是螞蟻是否食用等。不過專家說明,這些都無法辨別蜂蜜的真假,現今甚至沒有一套科學方法可以完全檢測各種摻假的樣態。農委會公告明年七月開始,只有100%的蜂蜜才能標示為純蜂蜜,為食品標示跨出了一大步,但是相關的檢測機制卻無法因應,產地混摻的問題也難以檢驗。食品標示雖然往前走,配套的檢驗標準機制卻還沒有跟上。在兩者落差彌平前,只能依靠業者的良心還有消費者的運氣。
-
含量100%才能標「蜂蜜」違反食藥署標示新規最高罰四百萬
|生活我們在市面上購買的蜂蜜產品,真的是純蜂蜜嗎?食藥署祭出蜂蜜標示新規定,只有100%的純蜂蜜產品,才可以標示為蜂蜜,如果有加糖就要如實標示,要是蜂蜜含量不到六成,就只能標示為蜂蜜口味,或者是蜂蜜風味,要是一滴蜂蜜都沒有添加的糖漿,就禁止標示蜂蜜,而且原料也要標註產地,如果違規,最高可罰4百萬元。
-
嘉義縣推飼蜂 今年辦頭屆蜂蜜評鑑.捒在地品牌
|今年因為洘旱,影響著真濟作物的收成,但是龍眼佮荔枝的花煞開了誠好。嘉義縣政府為欲推廣蜜蜂養殖,配合農糧署佮農改場,舉辦頭屆的蜂蜜評鑑,蜂農講,今年蜂蜜品質袂䆀,產量較比舊年有成長。
-
疫情衝擊 紐約都市蜂農生存面臨考驗
|城市養蜂近年來已經蔚為一股風潮,目前在美國紐約也能看見蜜蜂的身影。不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對養蜂人來說,自家生產的蜂蜜沒有辦法在農夫市集販售,小農的生存受到很大的考驗。 蜂群渺小的身影,和高樓大廈林立的紐約曼哈頓中城形成強烈對比。正值春暖花開之際,蜜蜂不斷來回採集花蜜和花粉,也替灰暗的水泥叢林增添生機。 紐約養蜂人柯特說,「我們在這棟大樓的57樓和11樓頂樓設有兩個蜂箱,一箱平安已經撐過了冬天,另
-
臺東林管處推經濟產業 輔導部落飼蜂
|臺東林區管理處推動,今年和卑南鄉的原住民的「利嘉部落」合作,輔導原住民,佇咧國有林班地的樹仔跤,養蜂採蜂蜜,經過兩個月的訓練,部落對一開始飼12跤蜂箱,到今增加到33個蜂箱,予部落加一項高經濟的產業。 打開養蜂箱,經過養蜂培訓課程的利嘉部落族人,已經不怕整群在眼前飛舞的蜜蜂,學著採集蜂蜜。 透過離心機操作,部落族人把巢片上的蜂蜜收集成一大桶。這是台東林管處輔導部落族人發展林下經濟的培訓計畫,2個多
-
推林下經濟 台東林管處輔導部落養蜂
|台東林管處推動林下經濟產業,今年和卑南鄉利嘉部落配合,協助輔導部落好環境養蜂採蜂蜜,讓部落多了一項高經濟的產業。 打開養蜂箱,經過養蜂培訓課程的利嘉部落族人,已經不怕整群在眼前飛舞的蜜蜂,學著採集蜂蜜。透過離心機操作,部落族人把巢片上的蜂蜜收集成一大桶。這是台東林管處輔導部落族人發展林下經濟的培訓計畫,2個多月來在利嘉林道森林樹下養蜂,由於當地環境好,少了人為的破壞和無農藥的環境,成果豐碩,從一開
-
因疫公園無人修剪 蜜蜂獲得喘息機會
|因為疫情的關係,公園綠地的花草都缺乏人力修剪,結果植物長得更好更茂盛,讓蜜蜂有了更多的食物來源,今年的蜂蜜收成也可望提升。 勤勞的蜜蜂在盛開的花叢間忙著採蜜,今年拜疫情之賜,倫敦公園裡的花草,因缺乏人力修剪,反而長得更為茂盛茁壯,正好為蜜蜂提供採集食物的絕佳機會。事實上,隨著都市開發,野生花草大量消失,全球目前有35%的授粉昆蟲正瀕臨滅絕,都市裡寸土寸金的公園綠地,就成了牠們主要的食物補給站。植物